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评论 频道

央行数字货币又传新动向,这回你的认知跟上了吗

报纸网 |发布: 2021-3-10 17:23|点击: 170|来自: 互联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数位国有大行人士透露,目前正在深圳等地大规模测试数字钱包应用,为央行数字货币(DC/EP)正式落地进行测试准备。

据此前消息显示,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邮储、交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在尝试并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测试。此次消息透露,部分大行内部员工已经开始测试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用于转账、缴费等场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每逢DC/EP有消息,都会有一些奇怪的言论,例如有人把它当作是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抄袭,也有人开始鼓吹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投机价值从而推广一波诈骗项目……

央行数字货币又传新动向,这回你的认知跟上了吗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小新一起复盘下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看看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吧~

央行数字货币不断完善内测试点,但仍未有具体推出时间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家大行人士表示目前几大行都在大规模测试数字人民币APP,比如用于转账和缴费等场景,但APP不能也并未公开下载,仅属于内测阶段。

另外,上述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APP的注册需要在四大行分别开立数字钱包,数字钱包分别挂靠各银行的账户,用户可对钱包进行网银或绑卡充值。

从功能来看,央行数字货币钱包支持充值、提现、转账、扫码消费等,其中转账可以仅凭手机号进行。

目前,从使用体验看,数字货币App转账非常方便。不过,目前落地场景有限,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正在进行缴纳党费、工会费用等测试,而其他线下消费渠道非常有限,在消费上还没有太多的应用。

而从此前曝光的内测图来看,扫码支付、转账、二维码收付款甚至是基于碰一碰的离线支付应该都在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测试范围,未来还可能拓展其他功能。

4 月14 日晚,中国农业银行DC/EP(央行数字货币)手机钱包测试应用图曝光。

8月3日,央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指出,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对此,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君称,可以看出,当前央行做好了数字货币供给侧的准备,并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场景谨慎落地。“我了解到一些机构正在做‘区块链+’的改革,例如上海某机构尝试将某项财政补贴项目的关键数据上链,为对接数字货币的落地创造条件。”(传送门:央行下半年“任务单”出炉,法定数字货币渐行渐近)

7月8日,滴滴出行曾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随后,有报道指出央行正计划在美团点评运营的平台上测试其数字货币。除此之外,B站、字节跳动等公司也被报道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传送门:未来网约车支付可用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

今年4月17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表示,数字人民币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此外,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传送门:央行数字货币小范围落地,未来将如何影响货币政策)

此次消息的流出,也是对央行数字货币不断完善内测试点的确认,从测试到落地,数字货币涉及到整个交易系统和支付流程的改造,目前来看还没有正式推出的准确时间表。

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做什么的

可能是因为央行数字货币有些抽象,到现在都存在很多误解,例如有人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是对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抄袭,也有人以为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投机价值从而轻信一些诈骗项目。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已各自构建起多样化的生活服务生态,覆盖了用户大部分日常所需的交易场景,纸币交易的需求自然减弱,移动支付也逐渐成为M0(纸钞和硬币)流通的主要载体。不过,这本质还是银行卡里的钱,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将其转化为现金。

但央行数字货币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也就是说它取代的是纸钞和硬币,你是无法将其转化为现金的,这直接能解释央行数字货币不具备炒作特征这一点。

央行数字货币为什么要被设计成M0的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解释过这一问题。他表示,M1、M2现在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本来就是基于现有的商业银行账户体系,所以没有再用数字货币进行数字化的必要。另外,支持M1和M2流转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各类网络支付手段等日益高效,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用央行数字货币再去做一次M1、M2的替代,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且会对现有的系统和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相比之下,现有的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另外电子支付工具,比如银行卡和互联网支付,基于现有银行帐户紧耦合的模式,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满足。所以电子支付工具无法完全替代M0。特别是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于现钞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

因此,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由央行发行DC/EP,可能是既能代替增长逐渐萎缩的M0、又能有效防范移动支付潜在的金融风险的最优解。

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具有潜在风险

从央行数字货币目前的设计来看,DC/EP只替代M0,即流通中的现金,不替代M1或M2;没有利息;采用双层运行系统,即央行对机构、机构对个人。在这种设计之下,穆长春认为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和影响,例如对于移动支付生态和商业银行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这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纪洋认为,现有文献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与优势进行过多种理论探讨,包括提升支付便利性、打击洗钱和逃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

但在他国央行的研究中,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也存在担忧,包括金融脱媒与跨国溢出效应等,而最受争议、最受关注的潜在风险就是金融脱媒,即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后,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非仅替代现金,而是会对存款形成挤出效应。挪威、英国、欧盟、丹麦、美国等考虑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存款挤出的顾虑。

现有文献对上述效应提到了三种作用机制。第一是危机时期的挤兑机制,即金融危机时期,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银行存款形成挤兑;另外两种被称为习惯机制与绑定机制,在非金融危机时期的日常经济生活中也可能发生。习惯机制是指当用户一旦开始习惯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后,在后续支付中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支付习惯,造成对活期存款、现有移动支付app的替代;绑定机制是指央行账户可以作为身份证明与其他手机APP进行绑定,改变金融科技的架构体系。

对于这种潜在风险,各国央行曾提出几种应对方案,但均存在一些缺陷与争议。因此,纪洋建议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收益之外,正视其可能造成的风险,充分针对我国国情进行研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参考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移动支付网、微信公众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责编:小野菌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央行数字货币又传新动向,这回你的认知跟上了吗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