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文化 频道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迟子建:物质脱贫之后的文化“脱贫”,任重道远

报纸网 |发布: 2021-3-5 13:17|点击: 135|来自: 互联网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作家迟子建带来了一份关于建议发放文化消费券、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案。

如何看待文化产品消费领域娱乐化、碎片化问题?“数字”文化消费鸿沟如何解决?围绕这些问题,迟子建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

她认为,现在信息技术进步是好的,但它容易把人变懒惰,令人不同程度地“失智”,沉浸于真正知识的人会减少,当它成为一种风气时,对文化是有伤害的。

谈及“数字”文化消费鸿沟,迟子建说,尽管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但物质脱贫之后的文化“脱贫”,任重道远。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迟子建:物质脱贫之后的文化“脱贫”,任重道远

参加全国两会的迟子建 / 受访者供图

谈履职提案

建议将文化消费券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尤其对边疆等经济欠发达、对文化产品有迫切需求地区,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贴

新京报:两会你建议发放文化消费券、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为什么想到做这样的提案?

迟子建:文化素质是指人的内在品质,通常来说,它与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和受教程度有关。但这个“受教”,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育,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我们还可以在民间烟火的浸染中、在对大自然的认知中获得文化教养。

比如我为写作《额尔古纳河右岸》实地采访时,见到一个大字不识的鄂温克女人,她能即兴编词,把本民族的歌谣,唱得苍凉美好,她无疑具有文化内涵。当然,一个国家整体文化素质的优劣,也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但在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在意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的修为。

之所以做这个提案,是因为过去一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为了拉动经济回暖,刺激消费,各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向一些领域发放消费券。但我注意到,发放文化消费券的不多。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把文化消费作为重点,而我们也没有自觉的文化消费习惯。当然这与一些文化产品价格的“高身段”有关,一些人抱怨买不起书,看不起电影,听不起音乐会。发放文化消费券,既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间接打击了盗版,培养人们文化消费的习惯。还有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居家的日子增多,数字阅读、网络视听等线上文化产品需求量大,有消费和利润的空间。

新京报:提案中你提到文化产品消费娱乐化、碎片化问题,这也是信息时代的共性特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对国民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有哪些反作用?

迟子建:我们手里握着一部手机,可以获得海量资讯,我们仿佛知道得很多,但却头脑空空,因为我们获取的不是知识。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真正的文化产品缺乏认识,文化娱乐化、碎片化的倾向在所难免。信息技术进步是好的,但它容易把人变懒惰,令人不同程度地“失智”,因为浅层次的知识获得,可以不必依赖于读书了。这会造成一个弊端,沉浸于真正知识的人会减少,当它成为一种风气时,对文化是有伤害的。

新京报:目前,发放文化消费券是否具有可行性?这对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哪些效益?具体建议有哪些?

迟子建:我注意到北京、浙江、山东等地曾开展过文化惠民电子消费券的发放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我们是有文化消费土壤的。文化消费券的普遍发放,除了能培养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也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文化有愉悦身心的作用,对人的滋养不可小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书店、剧场、展馆、影院等线下文化场馆和实体文化产业受到冲击较大,发放文化消费券,也可助他们走出困境。我建议将文化消费券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尤其是对边疆等经济欠发达、对文化产品有迫切需求的地区,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贴。

此外,还可以尝试打破文化消费券的地域限制,比如可首先在东三省启动文化消费券的联动机制。因为高铁在东三省基本达到覆盖,公路发达,我们可以利用交通的天然优势,鼓励人们在法定假日和公休日使用文化消费券,进行跨省跨区的文化消费,促进文旅行业的区域间合作,对东北的团结协作和提振东北经济,也有一定益处。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等互联网科技手段,丰富发放形式,提高发放效率,兼顾不同群体,充分释放文化消费券的活力。

谈“数字”文化消费鸿沟

物质脱贫之后的文化“脱贫”,任重道远

新京报:现实中,“数字鸿沟”问题不容忽视,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而寸步难行。“数字”文化消费鸿沟也是其中一方面,“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成为老年人面对的难题。应如何弥合这种消费差距?

迟子建:我去年与政协同事就乡村振兴中文化的重要性这个调研题目,走访了黑龙江的一些边远乡镇。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是有需求的;简陋的农家书屋的书,有一些已被翻阅得卷了边;乡村电影放映场,聚集的人也很多;黑龙江推进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建设,可以说关注的就是这个群体。

尽管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但物质脱贫之后的文化“脱贫”,任重道远。虽然物质匮乏不意味着精神一定贫瘠,但曾经长期的物质困顿对人的精神的负面影响还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消费不到或消费不起文化的边缘人群,应该根据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方式,已有的文化惠民措施依然可行,比如演艺院团下乡等。

我们可以邀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做数字文化消费的相关培训,让流动的乡村电影放映大篷车,能够深入到这些地方。有意识引导一些文化产业的服务,向下延伸,尤其让处于成长期的乡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关照,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

新京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纸质书不到20分钟。数字化阅读时代,“浮躁的阅读”、“浅阅读”成为常态,大家经常被手机信息所打断,不能沉浸下来。如何平衡浅阅读与深阅读?你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

迟子建:我看到一个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居家隔离的人,选择读书的很多,所以这期间虽然实体书店经营陷入困境,但网络销售书籍的平台,业绩依然不错。人们从不能从容读完一本书,到能够静下来阅读,说明时间和心境对阅读的重要性。比如波拉尼奥的《2666》这部大部头作品,是几年前的热点,但我也是在疫情居家期间读完的。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人们读好书,对书籍有兴趣,你才愿意读它,才能从浅阅读自然而然过渡到深阅读,所以书籍的品质也很关键。如果我们拿起一本书,读了十几页也看不出一丝的好,当然就撇在一旁去了。

我的阅读通常是在晚上临睡之前,每天至少看一小时的书,已成习惯了。

谈文学创作

每部新作出来我总能找到缺憾,总是寄希望于下一部,于是一路写了下来

新京报:你怎么看网络文学发展?

迟子建:我因工作关系,关注到网络作家作品,但阅读得极少,倒是看了两三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剧,像《庆余年》,拍得真是不错。网络文学作家需要持久更新作品,想要不流失读者,就要求他们能抓住读者,会讲故事,而讲好故事,是虚构类文体的基本功。

新京报:去年你的长篇新作《烟火漫卷》出版。过去你一直聚焦乡村,这部作品对准了自己生活30多年的城市。为何会有一个大转折?

迟子建:谈不到是大转折,因为关于哈尔滨的作品,之前我写过反映清王朝末年哈尔滨大鼠疫的长篇《白雪乌鸦》,中篇《起舞》《黄鸡白酒》《晚安玫瑰》等,就连我2000年出版的长篇《伪满洲国》,哈尔滨在里面也是主场景之一。我在哈尔滨生活了三十年,对它认识多了,情感深厚了,也就有了更强的表达欲望。

新京报:作家苏童说,“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你怎么看苏童的评价?

迟子建:苏童这段话,是2004年为我的小说集《逝川》所作的序言,一晃儿十七八年了。苏童说得对,从写作至今,我一直保持着均匀的创作节奏,因为每一部新作出来,我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缺憾,所以总是寄希望于下一部,于是一路写了下来。我把苏童这段话当做对我创作的勉励。

新京报:过去一年,带给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迟子建:过去一年是我公务繁忙的一年,我们筹备了两年的黑龙江文学馆已进入施工布展阶段,年内即将开馆,我的写作时间没有过去充裕,所以是身心俱疲的一年。要说变化,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我们渐渐习惯了“新冠肺炎”这个不速之客,学会了与它相处。当你不把它当做阴影时,反而会得到灵魂的意外照耀,让我们洞见黑暗之处,也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希望。

新京报记者 何强 校对 薛京宁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