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专家 频道

2021年养老金将迎第17连涨,专家:涨幅应适当高于物价上涨水平

报纸网 |发布: 2021-3-3 01:20|点击: 164|来自: 互联网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泽秀

全国两会召开之前,事关近3亿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能否继续上涨,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江苏省人社厅、省财政厅2月20日发布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173元,各地应在今年3月31日前将调整后的养老金发放到位。紧接着,2月2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

除了城乡居民养老金,今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能否实现17连涨,同样值得期待。自2005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16年调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但调整幅度从前期的每年10%,逐步下降为近年的5%。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原来养老金基数较低,所以增幅较快,是一个补涨的过程。经过十几年的上涨,现在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水平有了大幅提升。“退休金的增长,应该不能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也不能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应该能够适当高于物价上涨。”

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董登新认为:“今年退休金的上涨幅度在3%-5%之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继续保持5%的涨幅也说得过去,这样可以稳定大家对养老金的增长预期。”

将迎来第17连涨

通常每年的三、四月份,人社部、财政部会联合发文,明确当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尽管当前中央尚未明确此事,但上海、河南等地已经提前释放调整信号。其中,上海市市长龚正1月24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将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连续上涨16年。其中,自2016年开始,养老金的增幅由10%开始逐渐下降——2016年上涨6.5%,2017年上涨5.5%,2018-2020年间的涨幅均为5%。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般养老金的调整主要依据是当年的物价上涨情况、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情况,以及财政补助养老金的力度。一方面,要保证养老金待遇不下降,也就是购买力不下降,所以养老金的上涨要跑赢通胀。另一方面,也要让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所以也要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速相关联,所以基本每年养老金的涨幅都会进行调整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退休人员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惠及超过1.2亿退休人员,并为近1.7亿城乡老年居民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

“去年受疫情影响,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保持正增长,所以今年养老金还是会继续上调的,”张盈华预计。董登新也表示,按照国际惯例,退休金主要是确保不受通货膨胀影响,一般涨幅调高不调低,即便出现物价负增长或经济零增长的情况,退休金也保持上一年度的水平不变。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我国出台实施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规定,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统一降至16%,同时调低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核定标准。2020年为了缓解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又实施了大规模的社保费减免等政策。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减免社保费1.54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占“大头”,为1.33万亿元,导致少数省份养老金发放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外界十分关心,过去两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大幅减收,会不会影响养老金足额发放?

2月27日,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能够确保养老金的准时足额发放。理由包括,目前养老金能够保持当期平衡,还略有结余,而且有历史积累、财政补助,同时有增值渠道和长远储备。

张纪南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当期的养老金结余是3400多亿元,2020年情况特殊,今年恢复养老保险的正常征收以后,预判收支相抵以后也还会略有结余。在历史积累方面,现在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家底颇为可观。

2021年养老金将迎第17连涨,专家:涨幅应适当高于物价上涨水平

养老金改革释放利好

截止2019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亿。根据民政部的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届时,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短期看,养老金的家底可观,短期内无需担心足额发放问题,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远忧”确实存在。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和待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支持。

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社保基金的资金规模正在不断壮大。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已划转1.21万亿元国资充实社保基金。财政部1月12日发布消息称,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为了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养老金投资也在提速扩容。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合同规模1.24万亿元,到账金额1.05万亿元。今年1月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要求,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开展长周期考核。

另外,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人社部正在加快研究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一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董登新认为,全国统筹有利于建立养老金自动化、公式化的调整机制。他分析,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金的调整完全不受人为干扰,是自动化的调节机制,即确定一个养老金涨幅的计算公式,加入相关的变量,把公式固定下来,定期进行调整。

“现在职工基本养老基金还没有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都是由各个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给出的养老金调整比例是建议性、指导性的,各个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的财政实力做出具体调整,但原则上不能低于国家的调整比例。在养老金还没有全国统筹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一种自动化的调整。”董登新说道。

不过,张盈华表示,现在养老金省级统筹和下一步的全国统筹,主要是解决地区之间养老金负担不平衡的问题,对养老金的上调没有直接的影响。“部分省份劳动力外流,存在本省赡养率偏高的问题。现在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可以把外出劳动力在其他省份贡献的养老金,划转给流出省份,拉平养老金在各地之间的分布。”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