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评论 频道

北京日报评论:中国观众不认《花木兰》是个提醒

报纸网 |发布: 2021-3-2 16:20|点击: 233|来自: 互联网

北京日报评论:中国观众不认《花木兰》是个提醒

资料图


在国外颇受好评的电影《花木兰》,近日在国内公映后遭遇口碑滑铁卢,不仅评分一路走低,更被挑出诸多历史细节硬伤。一部本是讲述中国故事,也意在赢得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大片,何以反在中国“翻了车”?

中外市场褒贬悬殊至此,出乎很多人意料。为强化该片的“中国元素”,迪士尼也下了番功夫,不论是面试千人选中刘亦菲任主演,还是在中国辗转多地实景拍摄,为的就是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然而,在中国人看来,这劲儿完全使错了方向——木兰明明是一位北方姑娘,却住在福建的土楼;“当户理红妆”“对镜贴花黄”明明可以很美,片中“服化道”却怪异丑陋;“代父从军”明明是个现实故事,电影却拍成一部天赋异禀的魔幻大片……可以说,除了“花木兰”这个家喻户晓的“IP”,电影中其他中华文化元素几乎都是“关公战秦琼”的乱炖,与中国观众的传统认知大相径庭,在观影时自然会产生巨大不适。

对这部错配版《花木兰》,舆论场中有一种力倡“理性”的声音,提出应超越文化和历史的局限,“单纯从一部外国电影的角度看,观影过程还是很愉悦的”。诚然,影视作品不是教科书,我们不能要求其百分百还原历史。但影视作品,特别是包含特定历史元素、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注定要依托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指向特定的受众人群,才能引起共鸣。而特定的受众人群,又注定是带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观赏和评判作品的。对“花木兰”这个人物,中外观众的熟悉程度和情感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从中国观众这个角度看,基本史实和传统认知是最应遵循的创作底线,这也是观众不“出戏”的基础。洋“戏说”过了头,让“木兰对阵女巫”“兵马俑变木乃伊”,把改造得离谱的中国故事讲给中国人听,还想让人愉悦地接受,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来,很多文艺创作有泛娱乐化的倾向,以戏说、调侃、消费历史,颠覆公众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认知。这种胡编式作品还很有一定市场。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很多“架空”的故事其实站不住脚,戏说恶搞不仅浅薄荒诞,也越来越招人反感。反而是早年的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等一批创作态度严谨、忠于原著的作品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受追捧,口碑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无论怎样的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敬意,对受众文化认知的尊重。《花木兰》在外国人眼中也许是好看的,没准还有点异国风情,但在中国人眼中,这个文化符号被扭曲成这样就未免太离谱。某种意义上,关于《花木兰》这场不大不小的争论也是对中国影视创作者的一次提醒。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鲍南

流程编辑:王梦莹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