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文化 频道

文化是什么?

报纸网 |发布: 2021-2-25 05:21|点击: 156|来自: 互联网

最早的先民造字,刚开始大部分都是象形字,整部《说文》9353个字里边共有364个象形字,象形字都是有实物可象的。简单地说,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摹写出的白描画。一物就是一幅画,所以古人说“依类象形为文”,也就是说象形字叫做“文”。

《礼记乐记》上有:“五色成文而不乱。”五种颜色汇成的花纹有条理、不紊乱。《左传隐公元年》上有:“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老二这个孩子生下来手上有花纹,也就是生下来手上有胎记。仲子是指第二个孩子,古人用伯、仲、叔、季来给兄弟之间排序。杨雄《长杨赋》上有:“木器无文。”木器上面没有纹理。

这里的几个“文”字,指的是花纹、纹身、纹理。“文”字本义是“花纹”,秦朝以后才用为“文字”。那么,花纹的“纹”怎么表示呢?古人就把表示布帛、丝织品上边的纹理的“纹”字借过来作为花纹的“纹”。“纹”字用了借来义,而且一借不还,布帛上的花纹怎么表示呢?针对布帛上比较乱的、没有章法的花纹古人就又造了一个“紊(wěn)”字,把绞丝旁移到了下边,专门表示布帛上的纹理。布帛上纹理纵横、密密麻麻,因此后来又引申为所有的“杂乱无章”。“紊”字出现的较晚,没有小篆、隶书的写法。

形同义近,音同义通,凡是由“文”组成的字,都有“花纹”的本义或是由“文”字引申出来的引申义。

“玟(wén)”字本义是指玉石上的花纹,王字旁本身就是“玉”字。珍珠如玉,因此“玟”字古人也特指“龙珠”;

“汶(wèn)”字,三点水是河流的象形,表示“河流”,“汶”就是指“汶水”,汶水在山东,发源于莱芜,古时候经东平县到梁山东南汇入济水,现在的汶水西流入东平湖,北流入黄河。汶水有很多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汇入,就像在大地上画的图画,图画就是花纹,因此称“汶水”;

“旻(mín)”字,在甲骨文上跟“文”字也是一个字,“日”字本是圆形的图画,在甲骨文上写在“文”字的中间,也表示人身上的花纹,小篆的时候把“日”字移到了头上,来表示“秋季的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白云悠悠就像天上的花纹,人们见了也会心情舒畅,这就是“旻”字的本义;

“雯(wén)”字上边的“雨”字头是表示天象的一个符号,因此“雯”字和“旻”字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指云在天上一层层、一朵朵的很漂亮,只是“旻”字特指秋天的云、秋季的天,而“雯”字没有特指;

“斐(fēi、fěi)”字也由“文”字组成,“非”字是鸟的两只翅膀,两只翅膀相同相向是羽毛的“羽”,两只翅膀相背,就是“非”,因此“非”字有“违背”的意思,也有对称的意思。《说文解字》:“斐,分别文”,指的就是左右或者上下相对称的花纹;

“斌(bīn)”字,这里的“文”字用的就是引申义“文化”、“智慧”,“武”是“手举戈矛冲锋陷阵”,“文”、“武”合到一起就是“斌”,就是能文能武、文武双全。这个字是后来才有的,古时候与文质彬彬的“彬”相通。“文”是花纹,指外在形象,“质”是内在的学识,内在的学识和外在的形象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就称为“文质彬彬”,《论语雍也第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由以上几个“文”字组成的字可以看出,“文”是花纹的“纹”的本字。因此,日、月、星、辰,像天上的花纹,我们叫“天文”;五岳、四渎,像地上的花纹,我们叫“地文”,习惯上叫地理;城阙、朝仪,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我们叫“人文”。把图案刺到身上叫“文身”,把文字穿到一块叫“文辞”。还有个词叫“文笔”,过去韵文称为“文”,散文称为“笔”,后来到了白话文,我们就把写文章称为文笔。谁的文章写得好,我们就称他“文笔好”。

我们现在经常说“文化”,到底什么叫文化呢?从文字上理解,就是“文而化之”,一个人经过学习,或者能力的培养及训练,改变原始的蒙昧,超乎单纯的自然状态之上,就是文化。“文”在这里是指“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表述思想、沟通感情、传递知识”的图形符号,是文化之载体,“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人就是靠文字把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流传给后人的,因此“文”又引申为天文、地理、人事,就是“知识”。“化”字,《说文解字》:“教行也。”段玉裁说:“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化”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头冲上、一个头冲下” 的两个人组成,以此来会变化的意思,也就是“变了”叫“化”。“化”和“变”还不完全一样:剧烈明显的更易叫“变”,隐微缓渐的更易叫“化”。因此,冰雪变成水了我们叫“冰雪融化”,道家仙逝叫“羽化”。鸟兽、草木朽烂叫“腐化”,腐化就是变质,后来也引申为思想变质、生活堕落的行为。由此知道,通过学习,渐渐地去掉蒙昧,完善自我,慢慢地改变气质,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适应人类社会,就是文化的本义。文化的成果就叫“文明”,就是人文精神、发明创造,公序良俗等。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