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商业 频道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报纸网 |发布: 2021-2-9 12:48|点击: 238|来自: 互联网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跨界造车这事发展到2021年其实已经是第二轮了。早在几年前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做法拉第未来就已经迎来了一波风口,只不过那时候特斯拉还没有成功,市场热钱一走,这些新势力们几乎都陷入了困境。同时互联网巨头们更看重的是共享出行的“轻资产”概念,就连投入最多的谷歌当时也直接把自动驾驶公司剥离了。

时过境迁,共享出行不过变成了“另一种出租车”,从身处美国西海岸的全球科技企业,到中国这边的互联网公司,又再次纷纷投身到造车行业之中。事实上互联网科技公司已开始逐步加大在造车领域的投资,美国四大巨头FAAG中三家都有汽车领域的投资,其中苹果公司更是“走了又来”。

还有一家科技巨头投身造车也颇让人意外,那就是索尼——都以为索尼在2020年CES上推出Vision S概念车只是玩票,没想到今年已经在欧洲进行路试了。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国内这边投身造车的科技企业也不少,除了腾讯、阿里、美团都各自投资了一批造车新势力,百度更是已经宣布亲自下场造车,阿里巴巴也是和上汽联手打造了一个名为“智己汽车”的新品牌。尽管华为一直说自己“不造整车”,但是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则打出了“华为合资”的名号。此外还有富士康、滴滴这些科技公司都或多或少开始试水汽车制造领域。

那么,科技巨头造车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科技巨头造车的新理由

兜兜转转差不多十年,互联网科技公司又回到了造车这条道路上。

最早在2009年,谷歌提出了“一步到位”做无人驾驶车辆的计划,当时整个计划归于Google X实验室主导,计划在2020年推出第一款无人驾驶车辆。不过在发展了七年之后,谷歌在2016年剥离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部分,独立为一家名为“Waymo”的公司来运行。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在2016年前后也是互联网巨头第一次展现出“造车兴趣”,比如苹果的「泰坦计划」就是在那时候最先报道出来的。而当时富士康也在国内开始参与造车项目,包括和谐富腾、以及郭台铭准备在山西投资新能源车的口风。还有Uber、Lyft也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参与到汽车制造这个环节中——不过更多还是合作自动驾驶功能。

值得注意是,同样在2016年,也是特斯拉全面发力的一年,全年7.6万台的销量比上一年提升了50%。

可以说,在第一轮互联网造车时期,互联网车企看中的还是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但是对于造车这件事情本身的商业价值还没有更深入的理解,仅仅是发现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切入汽车制造领域,推动移动出行的变革。

然而谷歌证明,想要颠覆当时的汽车行业并不容易,无人驾驶的成本也超乎想象,这一轮互联网造车热潮嘎然而止。

可是到了2020年,互联网造车背后的商业逻辑发生了巨大改变。

过去全球市场每年9000万辆规模中70%的份额都被10家全球车企集团所占据,如果这些销量都被替换为智能电动车,那这会是多么庞大的消费市场?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只不过在特斯拉成功之前,没有人相信汽车产业可以被一个局外人搅动。但是现在特斯拉以每年50万辆规模的结果告诉所有人,传统车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智能+纯电”足够颠覆原来那些车企巨头看似宽广的护城河。同时,像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新势力也撬开了BBA把守已久的豪华市场,让造车的利润率从百分号前的个位数上涨到20%以上。

即便以特斯拉Model 3的3.5万美元均价、占据电动车市场30%份额来计算,摆在互联网科技公司面前的也是一个“万亿美元”规模市场。

相比之下,苹果,这家全球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其2019年营收规模大概是2600亿美元左右。如果算上亚马逊的2800亿美元、谷歌的1600亿美元、微软的1200亿美元、Facebook的800亿美元,未来纯电动车市场的想象空间等于再造五家全球最伟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与此同时,汽车消费的商业逻辑也在改变,更接近于科技公司喜欢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

从特斯拉开始用OTA解锁电池容量、推出FSD、EPA购买,甚至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都可以OTA购买,再到蔚来推出BaaS电池租赁服务、ADaaS自动驾驶订阅等模式,让汽车消费从“一锤子买卖”变成了“长续消费”,拥有更为合理的财务预期。这些认知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汽车消费模式,这应该是推动全球科技巨头参与汽车制造的重要原因。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电动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也让科技公司对切入汽车行业有了更大的兴趣。之前因为受制于内燃机制造的高门槛和淹没成本,科技公司只能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在话语权上更是微弱,可现在电动车解决了技术壁垒的问题,再加上互联网科技公司天然的“软件工程”优势,科技公司造车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壁垒了。

当然,也有一些科技巨头选择汽车行业恰好是因为其“跨界”的属性,通过这种X类型的业务开展,帮助自身寻找到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典型的可能是英伟达这家显卡芯片制造商,一开始仅仅是利用芯片设计能力打入娱乐座舱的供应链体系,而现在英伟达却已经成为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这也让其股票价格遥遥领先英特尔。

投资,还是亲自下场?

虽然汽车行业的巨大蛋糕看着诱人,可是真正要参与到整车制造的环节中也并非易事。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从零开始搭建一套班底来造车,投入的金额都还不是核心关键,真正的关键是“时间”。

按照一般车企的规划,造车最快也要36-40个月,之后才能进入营销环节,而前置的技术规划、工厂建设等等至少也要1-2年时间。换句话说,造车的时间成本至少是五年起步,而五年周期对于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企业/产品迭代都进行了数轮,甚至企业战略都会发生大幅转向,这里的变数太大。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所以,尽管谷歌很早就开始自研自动驾驶车辆,也有独立运营的Waymo,可是跟随谷歌自研、自造汽车的互联网巨头并不多。站在多数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投资方式参与到汽车行业、绑定相应的新势力,或许是一个更合理的方式。

类似于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造车领域的投资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给了初创企业Rivian不小的投资、并且给出了运输车辆的订单,另一方面又选择了一家自动驾驶领域第二梯队的车企Zoox打造无人驾驶车辆。

亚马逊的两面下注应该说是更符合土豪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决策,所以包括微软、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同样是对多家公司参股——在它们的逻辑中,“投注”的多家公司总有一家能够跑出来,并且对这些造车公司的投资也能换来相应的技术绑定。

在国内这边,阿里巴巴投资了小鹏汽车,又和上汽合资了智己汽车,而斑马系统也在努力推进,同样是三条路并进。腾讯就更是“广交好友”,腾讯车联网与吉利、广汽、长安都有合作,甚至QQ音乐都能够放到百度的车载系统中,可以说来者不拒。并且在整车制造里面,腾讯也是蔚来的第二大股东。

但可能百度就不这样想,虽然它之前也投资了威马这家新势力,同时自己又作出了Apollo自动驾驶计划,但最终还是决定亲自下场造车。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背后的原因应该是百度在汽车领域的投资深度要远远高于AT两家。一是Apollo计划几乎是一整套车联网技术的整合,从单一车辆的自动驾驶到整个交通运输云端平台的参与,从百度地图APP到车辆搭载的小度OS,还有Robotaxi和Minibus的解决方案;二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自研步伐远远快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是百度在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转向,其业务和现有的搜索几乎是没有重合度。

对百度来说,投入如此巨大的Apollo计划,必须要有一个变现的逻辑。如果说百度完全作为供应商来提供这些技术,那么百度要看到量产成功就要受制于造车企业,最极端的可能是对方象征性地做一辆车,之后就再也不投入了。因而,亲自下场、把造车这个事情完全由自己扛起来,才能推动百度的估值回归

这一点,有点类似于微软当初为了推动二合一笔记本、展示Window 10的跨功能属性,专门做了Surface Book这款电脑。当时微软认为Windows笔记本制造商已缺乏创新,再加上受到苹果公司iPad的冲击,无法推动其Windows系统的销量,所以微软设计了一款全新的Surface Book让合作伙伴获得灵感,给消费者展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当然,缺乏汽车制造经验和车辆平台的百度选择了和吉利合作,百度造车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架构展开。由于吉利方面已经准备在2021年推出SEA浩瀚架构的全新纯电动车,所以百度在此基础上迅速推出量产车也不用太久。很快市场上就可以评估百度在汽车领域的巨大投资是否值得,这也将决定百度未来的二十年。

另一个没有百度激进、但是也出人意料投入造车的企业就是索尼了。至今也没有人知道Vision-S概念车到底是为了验证索尼自己在图像领域的深厚功底,还是说真正希望造车。

对于索尼这家企业来说,一切硬件制造对于它而言都是可能的,从最早的收音机、到后来的Walkman,再到数字时代的影像设备、摄影器材,直到现在索尼虽然在手机领域没有存在感,可是其生产的CMOS传感器却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索尼能够延续这么长时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它屡屡跨界,在行业领域的大胆跳跃使其屹立不倒,所以这次真要是跨界造车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科技巨头造车的商业逻辑与改命时刻

可以说,互联网科技巨头在造车这件事情上,投资是合乎逻辑的商业决策,而亲自下场就表明已经到了改命的时刻了。

驾仕总结:

第二轮互联网造车来得比第一轮更加凶猛,参与者也更是到了真正的全球巨头层级。除了完全以线上社交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司没有参与之外,几乎所有以软件工程为主导的科技企业都已经亮出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一定要参与到汽车这条赛道上。

目前看来,特斯拉掀起的智能电动车大潮已成汹涌之势,传统车企再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对外宣称不看好智能电动车的未来。在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参与下,整个汽车行业被改造的不再仅仅是动力总成、车载系统,同样还在于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重造、也倒逼传统车企开始思考如何重建自己的研发流程。

与此同时,在强大的融资攻势下,互联网造车所探索出的汽车商业模式也完全不同,热拔插、OTA、硬件预埋、按需付费等等模式对于传统车企的规划思路有了降维攻击。汽车这件商品,成为了一种可以持续消费的产品——这和4S店模式的保养收费不一样,是完全以主机厂为主导的收入——这样对于新造车的营收逻辑也不再是按照几个百分点的利润来计算,而成为一种新的“云端收费”模式。

这些新模式、新逻辑,叠加到每年超过几万亿美元规模全球汽车消费市场,是一个让所有科技巨头都垂涎欲滴的巨大诱惑。这个理由,足以推动科技巨头们参与到颠覆汽车行业的浪潮中来。

文|JackieLXX

图|网络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