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商业 频道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报纸网 |发布: 2021-2-7 18:55|点击: 149|来自: 互联网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内容来源:2020年9月21日,进无止境——纪念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暨企业精神高峰论坛。

分享嘉宾: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无止之境》作者之一。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讲者和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 | 智勇 审校 | 胡旸 值班编辑 | 胡旸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经济增长、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

一、2020年,中国经济仍将正增长

今年全球经济负增长,但是中国会保持正增长,而且在主要的大型经济体里是唯一正增长的。


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可以看到,今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将收缩8%,中国增长1%。新兴经济体,像巴西、俄罗斯、印度负增长得很厉害。

从长周期来看,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占比一直在提高。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在提高。这种宏观趋势表现在微观企业上,就是今年中国的《财富》世界500强已经比美国多了十几家企业。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我们再来看一个榜单,是BrandZ做的2020年全球品牌的100强。关于品牌价值,世界上还有一个

Interbrand的榜单,它考虑企业在母国市场之外的销售和利润,那个榜单目前中国只有华为一家上榜。


而BrandZ的榜单只考虑公司的财务表现和品牌溢价,所以这张表里面的中国公司有17家。


这17个品牌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移动五个“国家队”成员,有贵州茅台这样的地方支柱国企,也有上世纪80年代诞生的海尔、华为、平安三家非国有企业,有世纪之交诞生的BAT,以及新世纪诞生的京东、美团、小米、滴滴、抖音。

这一结果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骨干有国有大企业,更有企业家的企业——它们从国企看不上、看不到的小小地方出发,灿烂盛开。

世纪之交,BAT诞生了。


2010年,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小米、美团诞生了。


2012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字节跳动诞生了。


所以说,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一直离我们不远。依靠国有企业的整合,可以做出世界500强,依靠企业家的白手起家,可以做出更多消费者认可的世界品牌100强。

二、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每个时代都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关于经济增长有很多理论,我非常赞同威廉·鲍莫尔(威廉·杰克·鲍莫尔,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退休高级研究员,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理论,他认为好的经济形态应该是创业家经济和大企业经济的混合体,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或寡头资本主义。


对于小企业来说,问题在于研发方面的投资不够,它总是要先活下来。对于大企业,好处是能对中长期进行投资,坏处是官僚主义,路径依赖,慢慢不再注重生产性创新。


所以健康的体系是这两种资本的混合体。创业者的活力让新的模式不断出现,挑战和冲击大企业。大企业依靠规模和稳定性,对中长期展开投资。

同时,鲍莫尔强调,企业家是套利、寻租,是专注于生产性活动,还是做破坏性的活动,跟所谓激励结构(the reward structure)是非常相关的。一个社会激励企业家往何处去,他就往何处去。

(注:激励结构就是企业家的活动能不能得到有效激励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总结一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是在不断深化的劳动分工中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企业家。他们敏感地洞察机会,敢于尝试,愿意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中国平安为例,做商业保险的创意并不是马明哲拍脑袋想出来的。他当时是蛇口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公司的副经理。到蛇口投资的外商特别是港商很多,说在香港有很多选择去买保险,不可能市场上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当时的“人保”。


这种市场的要求,让马明哲去想,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做一家保险公司,让市场有另一个选择?他抓住历史上招商局曾经创办过保险公司、刚好有100年历史的机会,向袁庚提出“复办”一家保险公司。不断地建议,不断地到北京汇报,最终获得了批准。

中国增长奇迹背后的道理在哪里?


看这些数据大家就很清楚,1978年国民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占比是76%,集体经济占比是24%,个体工商户只剩十几万户,创造的经济产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而现在中国有1亿多经济主体,个体工商户有8000多万家,企业有3800多万家,还有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无数人创业,投入到创造价值、创造顾客、创造市场、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这个国家不发展才怪。

平安也非常典型,1988年开业的时候只有13个员工、3台电脑、400平方米办公室,还包含厕所面积。谁能想到今天的平安,在世界全国金融企业的收入排名第二,仅次于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2020年世界500强,伯克希尔·哈撒韦排14名,平安排21名,中国工商银行排24名,很多人估计想不到平安集团的收入比“宇宙第一大行”还高。


其实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多元化投资公司,旗下有很多非金融的企业如能源等等,如果纯粹就金融业的收入来看,平安已经是世界收入规模最大的金融公司。

这个事实本身是非常激动人心的,马明哲这个出身很普通、一开始并没有很高学历(后来在职读了博士)的年轻人,有理想、愿意尝试,基于蛇口基因,用了几十年时间,把一家金融企业做到了世界第一。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周其仁教授讲了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想,然后把它做出来。马明哲就是这样,平安做了那么多年的新业务,基本都是他脑子里先想出来的。他经常自己先画一个图和流程,然后让咨询公司帮他完善,再去试行不行。

从蛇口创业开始,深圳给马明哲的暗示就是,你可以去选、去试,可以做出很多新的东西。

前一段时间在深圳开会,我问深圳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说最近这些年深圳的新一代企业家在全国的影响力没有过去那么大,美团、字节跳动、滴滴、拼多多这些小巨人一个也没有出现在深圳。


他回答说,到今年6月底,深圳的商事主体已经达到339.1万家,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3.4户,或者说每4个人就有一个商事主体,这样的创业密度在全国是最高的。(注:商事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商事主体数量/常住人口数量)

我回去查了相关数据,深圳的商事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到6月底共有215.2万家,占全部商事主体的63.4%,占全部企业总量的99.9%。


深圳每千人拥有企业159户,相当于不到7个人就有一户企业。然后我又将深圳和北上广、杭州进行了对比(注:各城市常住人口均为2019年末数据)

我的结论是:按照每千人拥有的市场主体数量,深圳为253,广州为156,杭州为117,上海为113,北京为97。深圳的创业密度遥遥领先。考虑到深圳的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即使包含最近发布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也不过2465.77平方公里,远远少于北上广杭。


因此可以推断,深圳的空气里有着中国最高的创业浓度。

当然,由于各个地方的产业特征不同、所有制形态不同,并不能简单得出一个结论,深圳的创业环境比北上广杭优越。但从整个创业环境的市场化、民营化,以及个体对创业的参与意愿来说,深圳无疑走在了前边。

三、企业家的思维是成长思维,而不是固定思维

从一家产险公司到做寿险,到综合金融,到做科技,而且立志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公司,金融+科技,金融+生态,平安的32年历史,一直在变。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转型为科技公司的过程中,也交了很多学费,死掉的企业也不少。很多人失败了以后就不再去探索,就想回到原有的路径。他们的思维是固定思维。

在平安内部,也有人说,保险那么赚钱,银行那么赚钱,干嘛去做失败性很高的科技企业呢?

十多年前我和马总(马明哲)交流,他说他压力很大。


我说,现在的业务都在高增长,没有什么问题啊。


他说,他看美国的数据,亚马逊刚刚上市,当时亚马逊主要还是在线卖书的业务,亏损很严重,但亚马逊市值比美国最大的线下连锁书店巴诺(Barnes & Noble)还要高。


一个亏损这么厉害的公司,市值竟然超过了这么赚钱、无法动摇的线下连锁网络,为什么呢?

他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因为投资者是投未来,亚马逊为什么代表未来?因为它跟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未来的想象力会很大。所以马总想,平安要做一家面向未来公司的话,必须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去投现在看来不赚钱的东西。

平安的科技人员现在有10万人,专门做研发的有3万人,有几十个研究院,3万人里面非常高水平的科学家有3000多名。所以你对未来的认识、对未来的理解,决定了你的投入,也决定了公司的前途。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为《无止之境》题词的时候说,平安的成长故事是一个不断创新、坚韧不拔和展现超群领导力的壮举,也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缩影。平安从产险到寿险,到全牌照综合金融的经营,到科技,每一次都有曲折的故事,都不是那么容易。

平安的科技不是以服务于平安内部的信息化、网络化为主导,它的目的是建立生态圈,对特定的场景提供技术服务能力。


像平安金融一账通,从经营角度,所有银行跟平安银行都有竞争关系,但中国有93%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一半多的保险金融机构都在用平安的技术,这说明什么?说明平安科技真的有竞争力的,你不得不用,用了对你更好,所以平安科技一步步做起来了。

32年的创业创新路,为什么是平安呢?我总结了四个方面。

第一,伟大的初心。

平安是1988年成立的公司,1992年更名中国平安。深圳很多企业之所以今天做得这么大,是因为当时深圳本地市场太少,必须要走出去。


为什么一些大城市基础条件特别好的本地企业走不出去?因为本地市场太好了,干嘛要出去?去外地出差,生活条件也不方便,还不如待在大城市。

但是深圳不一样,市场马上就满了,所以要从蛇口走向深圳,从深圳走向全国。

1999年马明哲提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崛起的背后,一定是以几家全世界最杰出、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支撑,平安必定是其中的核心企业之一。这样的初心决定了企业一定会永不满足,不断自我超越。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是蛇口基因,家国情怀也是蛇口基因,这要追到中国近代商业文明的起源,1872年李鸿章设立招商局,希望“以商务立富强之基”。郑观应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先振工商。

第二,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平安当年最早开始做产险的时候,运动员也是裁判员,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是人保的主管单位,是一体的,那时候平安非常辛苦。


你要求生存,不吃尽千辛万苦,怎么抢单子?所以当时他们就去扫楼,今天平安的很多领导都是从一楼跑到十八楼去扫,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创新。他们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非常强。

第三,现代公司治理。

如果企业没有长期打算,不做长期投入,很难做成平安这么大的规模。


比如今天平安科技强,除了基础研究投入大之外,还跟它从十几年前、二十年前开始搞张江后援中心有关,当时把全国各地前台要处理的数据,都传到张江后援中心进行存储和加工。这就留下了数据。

没有那时候的决定,今天你不可能在数据、算法上突破。但那个时候做这样的决定很难。当时很多国有大行去参观,发现好多年才能见成效,所以他们不做。有好的公司治理,才能够保证让长期战略真正得到实施和保障,这是平安的体制机制优势的好处。

平安的公司治理具有鲜明的现代企业特征——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有成熟而规范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和治理运作机制,逐步建成股东大会、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执行委员会“五会一体”、各司其职、规范运作的治理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下,管理层可以考虑长远的事,坚持长期主义,不怕路远。

第四,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控制体系。

平安作为一个金控架构,集团对于子公司高度管控,集团扮演集团的角色,子公司则是专业化经营。

平安引进了业内大量专业人才,也注重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今天强调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时候,不能忽略从海外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管理。


1987年、1988年在深圳出现的华为和平安这两家企业,是在知识学习方面投资最大的两家企业。IBM这么多年在中国最大的客户就是华为,麦肯锡这么多年在中国最大的客户就是平安。

平安成立32周年的时候,我见到马总,马总说现在在平安同步开展的创新咨询项目有11个,如麦肯锡、波士顿、埃森哲、罗兰贝格等,他不断学习,借鉴专业化团队的经验。


平安搭建了一套“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系统上”的管理体系,以技术为依托,以平台为载体,以制度为标准,将管理层意志层层贯彻下达,使合规、规范的经营理念,落实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综合金融集团的战略决策在各子公司、各层级的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

平安是中国商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杆,我认为商业文明的内部因素就是创新之结晶、行为之准则、合作之秩序、文化之传承,这些方面平安做得都是可圈可点的。


四、展望未来,中国商业文明之路

展望未来,中国商业文明之路还很漫长,我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印度Infosys创始人穆尔蒂讲的。他说,即使我们没有钱,刚创业(1981年)时就遵守公司治理原则。


当年印度从国外进口软件要交纳150%的税,很多印度软件公司把软件包拆成软件光盘及操作手册,因为操作手册不用缴税,他们还把手册定价在整个软件包售价的90%,这样就只要缴交本来150%进口关税的10%。而Infosys决定还是卖整套软件包,因为要遵守公司治理。

再看看一个中国房地产商的自述,他说:


“我们偷过红线,改过容积率,在空地盖停车场再改成商业,但最近碰到一个开发商才真算开了眼界。这哥们相信捂‘地’才无敌,死活不开发,等着土地升值。这样下去政府要收回土地的,而且最近几年越管越严。


他就灵机一动,找了几个朋友谋划,用公司名义向他们借钱,故意违约不还,这几个朋友到法院申请冻结他的公司财产,土地就给冻结了。一个官司打了N年,‘地’捂住了。”


今天中国的GDP、各种各样的财务指标很亮丽,但是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的商业道德能不能可持续成长?还是有很多问号的。

秦朔:商业没有终局,创业永远在路上


最后我作为《无止之境:中国平安成长之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想用两句话表达对创作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第一个是电影《少年派》里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像任正非、马明哲这一代人,的的确确体验到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赋予他们的使命。

第二个是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一句话:“以你现在的速度你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


跟竞争对手以同样的速度跑,你会觉得永远都在原地,怎么办呢?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往前跑。

深圳企业家身上的持续进取精神,是特区给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企业家的无尽追求,也一定能带来中国发展的无止之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文章图片由秦朔老师和中信出版供图。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