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文化 频道

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纸网 |发布: 2021-2-3 17:28|点击: 141|来自: 互联网

作者:祁述裕

核心阅读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如何通过数字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重要课题

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目标是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供给,数字化带来的技术便利和手段升级,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内容生产的优化精进、创造创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如何通过数字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重要的课题。

激发创造活力,催生新型业态

文化生产领域的变革总是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历史上,印刷技术带来图书出版、报刊、广告、新闻等行业勃兴,电信技术则带动电影、电视、广播、唱片等业态崛起;如今,信息技术进步正给文化生产带来又一次重大变革,这就是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数字化。

目前,文化产业数字化在两条道路上齐头并进:一是新产业的兴起,二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前者指的是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新型文化,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短视频等;后者则是文博业、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等传统业态,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包括其中涌现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等。

从文化发展角度来说,数字化大大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文化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创新,让精品内容实现多元化衍生。以敦煌为例,因地域和气候等原因,当地只有一半时间是有效旅游时间,但通过借力现代科技,创建数字敦煌网络系统,公众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数字游览体验。数字敦煌将敦煌的艺术和文化魅力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中展示和传播,甚至在海外也培育了大批消费群体,这就是数字技术的优势。一些网络文学作品通过数字技术挖掘,实现在影视、动漫、出版、听书等多种业态的开发。

另一方面,凭借开放性、低门槛和互动性优势,数字化技术缩小数字表达鸿沟,激发了亿万普通民众的创新创造潜力,为优质文化产品内容生产聚合广泛的创作主体。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数字化有助于延长文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高文化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统一的产品,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宠儿。在追求文化和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过程中,产品形态日益丰富化,消费日益个性化,新的商业模式也将层出不穷。

数字化还为文化产业转型提供新动能。这其中既有产品和服务转型,比如报业、出版业正走向数字化;也有业态转型,网络电影、网络自制剧、网络综艺日益丰富文化消费生活;还有发展方式转型,集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特点,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展开,文化产业集聚方式渐渐从企业集聚、项目集聚发展到要素和业态集聚,互联化程度越来越深。

把握消费需求变化,创新文化产品供给

旺盛的文化消费是文化市场繁荣的反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各类数字化技术不断应用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反过来,消费作为需求侧的驱动力,又助推文化产业数字化不断完善,催生催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

数字内容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需求。网络文娱市场规模正在超越传统娱乐市场,成为文娱市场的主体。“十三五”时期,网络自制剧数量已经超过各卫视频道播放的电视剧数量,网络自制综艺时长也已赶超各卫视制作的综艺节目。网络文学成为文学创作的生力军,不仅数量惊人,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并成为影视IP的主要来源。这一切都说明,文化消费中数字内容占比越来越重。

文化消费的互动需求和社交属性凸显。与传统文化消费的单向性不同,从时下流行的弹幕文化可以看出,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话题分享和即时交流。互动短视频、互动影视剧、互动小说等文化产品的出现,也反映出消费者参与内容制作的共创式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形态。文化消费的社交属性和社群特征,可以借数字化技术实现最大程度的满足。互联网文化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定位不同偏好的用户群体,实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投放,推动文化内容创作向精细化和品质化方向发展,促成供需两侧的良性互动。

场景式文化消费需求旺盛,“体验”成为当前文化消费关键词。如今,文旅融合过程中的场景式消费越来越受关注。比如,集合了AR导航、360度视觉效果等功能于一身的APP“一部手机游云南”,将线上游览与线下游览结合起来,推出200条精品线路,其中包括电竞文创村、历史文化主题体验线路、动漫主题扎染国潮服装等。场景式消费凸显了消费者希望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文化产品,而是更有故事和情感附加值、全身心、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人工智能、增强现实、5G等技术应用为改善文化体验提供了可行途径,甚至把高品质的体验发展为一种具有高价值量的消费形态。近年来演艺、展览、网络游戏等都在引入沉浸式艺术,为的就是给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满足其文化需求。

加大数字化研发应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新趋势,很多都和数字化技术息息相关。如传统文化通过科技方式实现广泛传播, 5G发展为文创产业带来更多机会,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创作正在普及,区块链对于文化版权保护的探索,移动支付与知识付费进一步激活文化需求,等等。“十四五”时期,随着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依托“新基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和应用体系,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采集和标注。再通过开发数据,形成文化产品。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将有力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利用。

探索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的商业应用场景。如云游戏的商业开发。云游戏是一种在云端服务器上运行、玩家无需本地安装的游戏模式。随着5G商用的加速落地,云游戏将成为网络游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再如,在数字时代,海量文化产品和低廉的盗版成本,使得版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版权保护提供解决方案,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加速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影视业为例,目前中国影视业工业化、科技化水平相较国际影视强国还有差距。“十四五”时期随着影视工业化进程加速,技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内科技企业加大对影视数字软件的开发力度,可以预计,我国影视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此外,还要加大文化制造领域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应用。随着VR/AR、裸眼3D、全息投影、交互投影等技术的发展,文化体验装备正在不断升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运用全息投影、投影映射、多媒体设备,打造定制化、沉浸式游览体验。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目标不是别的,正是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供给,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数字化带来的技术便利和手段升级,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内容生产的优化精进、创造创新上。相信通过数字化战略,我国文化产业将走上一条前景可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