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文化 频道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报纸网 |发布: 2021-2-3 16:19|点击: 191|来自: 互联网

何谓文化?

近日,引爆文化圈的两件大事,再加上从事自媒体半年以来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写的时间比较早,有一些思想观点可能会滞后,希望大家海涵。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一个是郭敬明于正遭遇100多位作家编剧联名抵制,另一个是《掬水月在手》身陷侵权风波。另外读到一篇关于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的文章,可谓针砭时弊,字字如刀。


现在的知识界和知识分子,特别是所谓的知识精英、文化精英,尽管个个装的很斯文,都是正人君子,其实很多都是口是心非,是标准的假货和水货,我把这种现象称为伪知识界与伪知识精英。……


什么是伪知识界和伪知识精英?我把它归结为四化,官僚化、帮派化、货币化、剽客化。我们小时候一直被灌输一种东西,就是要好好学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几十年了,国家有没有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不敢说,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知识界和知识精英,是货真价实的实现四化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來源:辛可 老潘胡說)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同时,关于文化的定义也是混乱不堪,甚至都不知道文化的真实含义。那么何谓文化呢?从广义上来说,人类生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都可以归之于文化的范畴下,像历史、宗教、艺术、哲学、考古、文学、建筑等等。文化是属概念,而其他则是种概念,就像水果是属概念,苹果、香蕉、梨等是种概念。


以上三个方面的矛头都指向了文化市场。其中,《掬水月在手》的著作权作者个人认识,深知她是受害人。另外,关于自媒体领域的栏目划分,自不待言,问问重重。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与界定,只能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


国学大师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若能把好“文明关”,就已经再好不过了,毕竟还在牙牙学语,让常人踩在“文明”的肩膀上,却有点勉为其难了。可是一个人总不能霸占着自己的自然境界不走吧,年龄小的还可以说的过去,理解为天真烂漫,年龄中等的则顶多说是“长不大的孩子”,年长的则会认为是“童心未泯”。年龄小的自然是有“自然阶段”,年龄中等的会在“功利阶段”,年龄大的十有八九是处在“道德阶段”,再者,便是高山仰止,达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的天地境界。


孩提时代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在这个时期,从人类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是喝着“梦婆汤”、迷迷糊糊地滚爬过来。因为当人们去穷尽想象力却始终也想不起来那段记忆,而且总是习惯于爬在爸爸妈妈的腿上、肩上或者是背上聆听他们述说着有关自己小时候的“糗”事,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听故事,虽然这个时期的思想还是自然阶段,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进化了。而在这个时期,却是成人所最向往的,向往回到过去。可以毫不扩张的说,孩提时期是人生当中唯一一段没有烦恼的日子。


当然,想要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文明很困难,在他们眼里,“玩”的开心就是一天当中最幸福的事情,“文化”则更难进入他们的人生,要他们去僭越“文明”升华到“文化”无异于揠苗助长。故“文化”不应该出现在孩提心中。让他们手里拿着泥巴玩吧,让他们光着屁股到处爬吧,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童心。可怜如今的孩子以后就没有上个世纪那么幸运了,刚一生下来,奶还没有吃饱,就已经准备让孩子去“文化殿堂”接受文化的熏陶了;孩子还没学会走路就已经买来“好记星”、“读书郎”了;孩子还没有学会叫爹叫娘就已经教其“点头yes摇头no”了;孩子还没有学会什么是“文明”就已经想着教他们“文化”了……可想而知,我们对小孩的教育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替我们的新生儿鸣不平,也替我未来的孩子说声“对不起”。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什么不懂的孩子渐渐地什么都懂,这需要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替他们打抱不平的原因,否则也就不会出现“补课”的怪现象了,此怪现象美其名曰:大学补小学的课,补一补如何做好一个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特色了。就我而言,我的童年现在大抵是一片空白,偶尔从大脑里闪现出一个似曾相识的场面,但是不会停留太久,或许是“文明”的影子吧。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至于“文明”的影子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我会说当时觉得事事就是那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爸爸就是爸爸,妈妈就是妈妈,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似乎一切就应该是那样。我知道,鸡会下蛋,鸟会飞翔,作业完不成会挨打,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会生气,说不定还会打屁股……在当时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究竟是谁的规矩,也不会去想,几乎就没有那个意识,还好知道出门要穿衣服,不然会害羞;见到老师要问好,不然不礼貌;吃饭的时候要等着父母先动筷子,然后才敢吃;遇到熟人要有称谓的,不然会给父母丢人的……或许这就是“文明”在我身上的烙印吧。尽管我绞尽脑汁地去想“文化”在我身上发生与否,可我没有想出来。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现在且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使孩子“仓廪实”与“衣食足”,他们还不会将“文明”理解到“文化”。我承认,我算是过来人,可我没有理解过来,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人,或许你理解过来了。


后来,我明白了,那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


我之所以能够明白,是因为我从“自然阶段”过渡到了“名利阶段”,而过渡的桥梁便是我的思想。究竟是如何过来的,现在已然忘却了,而隐隐约约是我的垂髫时代。


始龀时代(即垂髫时代)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一个人由“自然阶段”向“名利阶段”的过渡时期。首先,作为孩子的我们再也奈不住从“玩”的尽兴中走出去,因为父母唠唠叨叨地让你学习,再也没有自由玩下去,而不是以前的玩个“通宵”了,于是乎孩子们便会心中怀有小九九,心里抱怨父母;其次,孩子耳朵眼睛大脑好使了,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大脑思考问题了,即使看见的并非都是真的,孩子们却深信不疑,即使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孩子们也深信不疑,即使会思考了也只是“小九九”;其三,生理的逐渐成熟也在无形中对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不再多说。


在向“名利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子孙“后续人”,有待扶正。在父母亲戚朋友老师以及社会的影响下,至少我们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譬如,说谎是不对的,偷盗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还有践踏别人的庄园也是不对的,放火焚烧房子更不对,“杀人”这个字眼还不足以出现在孩子们的大脑中……如果干了坏事,老天爷会把你的头摘去,或者是黑白无常将会将你的魂魄勾走,即使死了还要下十八层地狱。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渐渐地,“文明”弃我们而去,“文化”走进我们的心里,虽然说是一种宗教,但是却不失为一种文化。因为无论古今中外,宗教是对人信仰的一种寄托,是人们解脱压力以及寄托希望的一种载体,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这是不可否认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不单单是中国人所认为的父母儿女观,就是对世界而言,也是颇有微辞的。中国“孝”文化一直贯穿于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之中,佳传也颇多,有孔融让梨、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百里负米 、尝粪忧心等等。


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来说,我曾经和父母就赌过气,撒过娇,甚至暗自恨过,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给了我那么大的力量让我对父母就是充满了依赖,也许是他们生我养我,也许是我还没有能力独自生存,也许还是别的,但是隔日便将先前的誓言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而且这样的事情总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之中上演,演完一遍又是一遍,似乎是津津有味,嚼过之后还得嚼嚼,时至今日,还没有厌烦过,纵然现在已经嚼的次数很少了,却难免从大脑里翻出来看看,品尝品尝。困扰了如此之久,当我离开父母很久之后方才幡然悔悟,原来这就是“文化”,而不是在“文明”。生存就是一部“文明史”,生活就是一部“文化史”,文化原本是生活的结晶。


美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而已,残缺也是一种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不是生活缺少文化,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文化的眼睛,其实,文化随时随地地陪伴着我们,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生活的点点滴滴透露着生命的真谛,也诠释着文化的“活着”。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一般而言,人的年龄和人的心理年龄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生理规律。在我由“自然境界”过渡到“名利境界”的最后过程中,那段日子里可以说是斗志昂扬,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次次地在那小小的课堂上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和那些大师们对话,我只能是仰望着,而不能平视,并且对话没有我的分,我只能听着。为此,我的自尊被激活了,我的思想第一次敢想了,想与他们旗鼓相当,想与他们高端对话,想与他们争鸣论坛,客观地说,文化首次能够进入我的人生,我也将此定格为我人生的转折点。而对一个人来说,是否进入了人生第二境界——名利境界,要看一个人的思想成熟没有,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成熟了则可以说其真正地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是值得拿来骄傲的事情了,但是不可洋洋得意,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则说明他的资格还是“自然阶段”,还同孩子一般大,尽管年龄大了,但是是“长不大的孩子”。那么,人生第一境界和人生第二境界的分水岭究竟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思想。


一个人活着,可以丧失听力,也可以残缺肢体,甚至可以失明,唯一不能没有思想,思想不能停滞,思想是生活的源泉所在。没有了思想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没有了思想的人就是任人摆弄的木偶,没有了思想的人还称不上植物人,与其说是植物人,还不如说是低级动物,省得搞错对象,指鹿为马。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拿思想来划分界限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是其思想的决定性,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这也就决定了一个人必须思想,一个人活着就必须思想闪耀着。其次是由“自然境界”到“名利境界”,最能区分的关键环节也是思想,“自然境界”充其量就是“文明”的思想,只考虑到的是生存,即使触及“文化”,也只是偶然的,没有一定的系统,更没有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的实践。不料,“名利境界”的要求则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志”的思想从此开始滥觞,一发而不可收拾,将缠绕你一生,一方面指引你不断前进,一方面激励你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俗话说:“长立志者长无志,立长志者长有志”,这就是思想的萌芽,也就是我为什么将一个人由“自然境界”过渡到“名利境界”归因于思想的根源所在。


当我们每一个人立完志后,便向着这个方向开始奋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必志,劳其心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作为,增益其所不能”,经过艰难险阻使我们变得强大起来。当一个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才会让一个人的行为有所为。

我也一度地在考虑思想对人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也是一个人在“名利阶段”货真价实的思考之事,也是一个人“立志”之后,该去想的事情,也应该修身之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重中之重。“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涵养,是一个人生来以后一辈子的事情,因此,凡是都先要修心,修思想。一个好作家,必须首先是一个思想家。“立志”之年,该有思想产生了。


志学之年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在志学之年,算是“名利阶段”的第一步。要渡河,先要有船;要登山,先要有山;要前进,先要有路;要立志,先要有希望。当我们“立志”之后,便完成第一步,“文明”从此被挤出人生之中,挤进来的却是他的同胞兄弟“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志之年,为了理想而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理想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了理想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理想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三种之境界,一定会走向人生第三境界——“道德境界”。(这是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说”)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由“名利阶段”向“道德阶段”过渡,是要会出极大的代价的。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重要因素,“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即使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活着的名额,你也要相信你有可能,“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向你的敌人亮剑,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道路上。


自强,只要真正的强者才能够活下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顺利地通过求学的独木桥,为了顺利地通过就业的“独木桥”,为了生活高尚的独木桥,此时此刻,从现在起,你必须知道自强自己才是一个强者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自励,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孤独的,也是寂寞的,更是艰难险阻,有时甚至会出现上刀山下火海的情景,而乐此不疲于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能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最后能剩下几个,一旦坚持下去,则意味则你成功了。自立,要形成自己的原则,要活出自己来,有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话,放出自己的声音,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见风使舵,更不会做别人的幌子。自理,“察古可以知今,察己可以知人”,学会洞察,洞悉一切,人与人的文化,人与事的文化,人与集体的文化,人与社会的文化,人与自然的文化。这些文化,需要你自己悟。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要想悟出来,最难的莫过于“权”和“财”。“权”你不爱了,“财”你也不爱了,那么,你终于达到人生的第三境界——“道德境界”。其实,好多人都达不到这一境界,大都停留在第二境界,而能够达到人生第四境界的人就微乎其微了,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自古至今,人类社会为了“权”和“财”可谓是勾心斗角,什么杀父、杀兄践天子位,什么谋财害命,为了“权”和“财”将人性的贪婪全都记载了历史的史册上,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不知为何却及其强大,有时甚至将道德压制住了,然而这只是一段时期。道德是什么?


道德便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就像宗教也是文化的载体一样。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宗教西方有,东方也有,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西方用政教合一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这种制度文化将宗教囊括其中,也将西方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上帝”便是他们心中的解救万物的灵魂,“上帝”也是西方人做人做事的一杆秤。而在中国,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便是中国人心中的一杆秤,文人雅士喜欢寄托于自认为高尚的品德,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平民百姓则信仰“神”,寄托给“老天爷”,做人做事要看着“天”的脸色行事,天若晴朗,则为大吉大利之象,天若电闪雷鸣,则为凶象。


加冠至而立之年


如果再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宁愿好好地生活下去。当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之时,却不知道生活的不易,而当逝水流年与我们擦肩而过,并走远之后却又回过头来依依不舍地张望,恋恋不舍错过的风景。岂不知人生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即使人生如同作者的书再版一样,作者可以对书再进行修改,而人生却不允许我们去再次编辑。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活着,如何活,活出什么样的价值,这是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经过人类漫长的探索,都殊途同归,最终将我们人类所生存的价值总结出来,至于说是什么样的价值,这与我们人生所要经历的人生境界息息相关。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次机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旦你出生了,你就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更不能轻视生命,否则是大不孝了,更有甚者,你对自己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一个人出生了,就是一个不必要再去思考的问题了,生活是最重要的,一切源于生活,譬如文化遗产、思想道德、伦理宗教、科学科技……而就我而言,一个人的生活要处理好几件事,但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需要把握住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四境界,至关紧要的是第二境界,第二境界不仅最普遍而且最难把握。


第二境界之中,可能是你的加冠之年或者是而立之年,有三件大事候着你,一是自己的另一半,二是自己的事业,三是自己的前身。


选择你真正的爱情,享受一个人应该去享受的乐趣;成其为一个人,人类这个舞台既然已经轮到你的上场,也应该好好地走下去,不求有多大的功劳,只求问心无愧,对得起这一趟人生之旅;三是对于所谓前身的处理,亦即回报父母,这虽然不同于西方文化,但是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谁也难以逃脱良心的谴责,此也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对中国而言。


不惑至知天命之年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这个阶段我虽不曾经历,说起话来可能有点故弄玄虚,或者是外行指点内行的感觉,我会尽我所能去活到未来。就我的阅历去谈,以及间接获得的知识,还有穷尽我对这个年龄阶段的认识,再次尝试着说说不惑至知天命之年。


如果说青年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那么中年便是午后的斜阳,退却的潮水,用中午的太阳来形容最好不过。虽然骄阳似火,可是没有多长的时间,一个人奋斗的热情将会渐渐地褪去,习惯于养家活口,过起平定安静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激情去奋斗,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阅历的丰富,这种成熟将会与日俱增,奋斗热情更会江河日下。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从此就没有了热情,或许是已经向人生第三境界过度,岂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或许是艰难险阻已经将一个人的棱角磨平了。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很多人的棱角都被磨平了,有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噩运降临,如霍金、张海迪、史铁生等等,然而人生的噩运并没有压倒他们,他们从死亡堆里爬出来,从人生的悬崖边上自我拯救,而没有向残酷的命运认输,反而向残酷的命运叫板,毫不扩张的说,如果没有命运多舛,则就不会有“黑洞”理论的提出,就没有今天的残联主席以及《轮椅上的梦》,也就没有《我与地坛》的传奇与那《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有可能是半途而废,以致前功尽弃,也有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选择放弃,总之,没有一条道走到头。


人生哲学是最难懂的哲学,也是最容易学的哲学。爱财如命,视权如宝,则永远不会学懂人生哲学。相反,对“财”淡了,对权“腻”了,则很容易走向人生哲学的成功,即“道德境界”。道德阶段有很多“道德”的行为折射,这种折射便是回报社会。其实,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社会也会对其有多大的回报,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换言之,当一个普通人安守本分便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而当一个不普通的人安分守己时便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难以说服自己。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提倡的“学而优则仕”,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就是功成名遂后便隐居,最好或者是“退而著书”,如孙武著《孙子兵法》。也不能说是一个人看破红尘,对人间百态已经厌倦了,已经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社会,而是一个人的心境使其之所以会这样,此便是“道德阶段”的最好例证。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人生如登山,少年在山脚下,青年在半山腰,壮年则在山顶峰,“登高必赋”,唱出自己的声音,回响于历史舞台之颠。一家之言能否与天不老,与地齐寿,还要看其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多深,在西方文化中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在中国文化中有百家诸子。一个人能够登多高,就要看他的思想有多高。


花甲与从心之年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这样的老人能够有多少了,如果我到耄耋之年,我也不敢拍着胸膛打保票我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因而,对于一个人没有必要有太多的苛求,自己的一生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完全由当事人来决定。只要能够安享晚年,莫不是每一个老年人所想要的生活。


或许想要有所为,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其如此,不如守在家里,抱着孙子孙女,陪着老伴,要么去看看电视,要么去公园逛逛,要么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如此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难道非要去牵扯一些乱我心、烦我事、扰我民的事情。

能够活出这样美好的人生来,谁不羡慕?


要问我人类有没有真正的真谛,我会毫无疑问地说:真谛?生活才是。这个阶段你不会去考虑什么是“名利”和“权利”,一切在你眼前“神马都是浮云”,到头来你才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大彻大悟的境地——道德境界。

何谓文化?从冯友兰的四境界说看文化的人生旅程

“道德境界”很容易过渡到“天地境界”,可能需要名垂千古。


从孩提时代经始龀时代、志学之年、加冠至而立之年、不惑至知天命之年、不惑至知天命之年,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被安排下来,也是每一个自己慢慢地摸索过来。如此透析人生四境界,志在对号入座,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准目标,早些成功。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