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专家 频道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瞄准碳中和 推动碳达峰

报纸网 |发布: 2021-2-1 17:49|点击: 170|来自: 互联网

瞄准碳中和 推动碳达峰(权威访谈·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31))

——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重要部署有何深意,该从哪些方面发力?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碳强度下降率超过GDP增长率方可实现碳达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今年经济工作8项重点任务之一,您怎么看?

何建坤:去年9月,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意味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将引领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复苏,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对保护地球生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记者:要尽早达峰,关键要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即碳强度降下来,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具体目标?

何建坤: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在长期碳中和愿景导向下的阶段性目标。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愿景,否则会付出更大成本和代价。实现达峰,核心是降低碳强度,以“强度”下降抵消GDP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对未来经济增长,我们还有比较高的预期。尽管不断加大节能降碳力度,能源总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碳排放也将呈缓慢增长趋势。2030年前尽快使碳强度年下降率赶上GDP年增长率,从而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实现碳强度持续大幅下降,一方面要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煤电、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结构节能;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实现技术节能。

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新增能源的需求将基本由新增非化石能源供应量满足。

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等任务最紧迫

记者:要实现尽早达峰,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何建坤:根据我们的研究测算,要实现尽早达峰,“十四五”期间要争取实现煤炭消费量零增长,到“十四五”末实现煤炭消费的稳定达峰并开始持续下降;“十五五”期间努力实现石油消费量达峰。天然气消费增长导致碳排放的增加量,可由煤炭消费量下降带来碳排放减少抵消,推动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达峰。

“十四五”期间非常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作为重要措施,并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这是当前最为务实的举措,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十四五”期间,要强化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十四五”期间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坚决控制煤炭消费。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请问哪些地方、行业可以实现率先达峰?

何建坤: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指全国范围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但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和自然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各地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研究确定各自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

我认为,东部沿海较发达省份要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率先实现碳达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西南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可以率先实现碳达峰,并率先建立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根据我们的研究测算,从行业来说,“十四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将继续推进,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有望率先达峰,工业部门总体上2025年前后可实现达峰。交通部门可争取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建筑部门估计在“十五五”期间达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您如何看待这一要求?

何建坤: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将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着力点,并为2030年全国重点地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提供根本保证。

实现碳中和需要超前部署和行动

记者:有人说,未来各国竞争的焦点围绕碳中和技术展开,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何建坤:全球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革命性变革,重塑大国竞争格局,也将改变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企业发展业态。比如,在低碳化导向下,企业产品和原材料的碳含量指标将成为与成本、质量和服务同等重要的竞争要素。全球低碳金融的投资导向,将使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同时,先进深度脱碳技术和发展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走上深度脱碳发展路径也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先进能源和低碳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的高科技前沿和重点领域。从目前情况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速这方面的布局。

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当前,要在长期碳中和愿景导向下,制定国家、部门和地方层面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到超前部署和行动。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在先进脱碳技术竞争中争取先机和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各省份各部门要远近统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