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健康 频道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报纸网 |发布: 2021-1-28 22:16|点击: 321|来自: 互联网

有一首歌叫《从前慢》,说出了我们对过去时光的留恋。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地加快,人们觉得时间总是不够用,时间和过去相比好像也加快的速度,人们每天都是来去匆匆,总有干不完的活,有的人以至于每天还要加班加点,大都市已经成了不夜城,人们应酬的事情越来越多。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在这种生活压力下,很多的人晚上熬夜也成常态,时间长了难免身体上会吃不消,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近几年频繁出现年轻人“猝死”的现象,实在是令人痛心。按照医学理论讲,颠倒黑白的生活习惯,是最伤害身体的。中医讲人要注意养生,时辰和养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晚上就是人修生养息的时刻,也是补充能量的时候,如果打乱人的生物钟,给人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很难弥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等身体快搞垮了才想起养生,平时就应该引起重视,一个人再有能力,没有一个好身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民间俗语“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古人对养生的经验总结。我们知道一天为12个时辰,这里说的“更”是指晚上时辰:“一更”是指晚上7点至9点,以后每两个小时算一更,那“三更”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五更”指凌晨3点至5点。古人认为这“五更”太重要了,因为分别对应着人身体的器官,不好好休息,就会损害身体健康,尤其是在三个“更”时,更不能做这3种事。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一)“不恋一更食”

古人是遵守作息时间的典范,他们对一日三餐都特别讲究,并严格遵守,佛教中还有“过午不食”之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就是古人传下来的健康法宝。其实人们也认可这个说法,比如晚上是睡觉时间,吃完饭不能马上睡觉,总得要活动一下,消化一下食物。如果晚饭吃得太饱,也不运动,睡觉时胃的负担就重,时间长了就容易得胃病,所以晚饭不能吃太晚,也不能贪食。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过去的每户人家都是在下午五点左右就吃饭了,可现在有的人在7点还没吃饭呢。大鱼大肉都留在晚上吃,饮食不规律,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多数人都违背饮食习惯,管不住自己的嘴,贪恋一更食,才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年轻化,所以人们要克服不良习惯,更不能晚上胡吃海喝,损害自己的身体。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二)“不贪三更色”

三更天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钟,在中医上讲,是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脏是身体排毒的器官,“三更天”是深度睡眠时辰,养肝经,增加肝脏的排毒功效,这样身体才会健康。

可是有的人,在“三更”时辰过男女生活,这是古人的大忌,肝脏得不到养血,血不足就影响排毒,对身体最不利。现代人本来就晚睡,对养生之道不重视,很多人在晚上行“三更色”,要宝宝的夫妻更不能挑选此时怀孕,大人气血不足,以后孩子也受影响。所以年轻人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三)“不动五更气”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古代才子刻苦读书,经常是到五更天亮。“五更”也是身体器官心脏活跃的时间,过去人们在五更鸡叫时起床开始下地劳动。

中医讲“五更”是人最脆弱的时间段,要是在这个时间生气,就会伤害自己的心脏。早起就生气,也会影响胃口。有的人早晨生气,就不吃饭干活了,结果影响到心脏不好,心脏慢慢出现问题,连带着会影响其他器官。医生讲凌晨是心脏病危险的时辰,所以起床时不要动作太快,心平气和开始新的一天。

生气首先是“伤心”,然后是“气大伤身”。“五更”后起床,要先活动一下筋骨,心情保持轻松愉快,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美好的一天是从好心情开始的。心情好,吃饭香,工作才有干劲。

养生俗语“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说得有道理吗

老祖宗总结出的关于时辰和养生的总结,体现了古人聪明的智慧,这句“不恋一更食,不贪三更色,不动五更气”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无害的。这些养生道理不仅适用于过去,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值得借鉴。古今人们都把身体健康放到第一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成就大业的人,记住老祖宗说的“一更、三更、五更”不做上面这3件事,古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学漫漫谈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