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文化 频道

从文化迈向文明

报纸网 |发布: 2021-3-17 07:59|点击: 323|来自: 互联网

我们称赞某人时,常说“这个人文化素养高”,也说“这个人很文明”。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和文明几乎是同义词,不用区分。但我们都知道,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说成“精神文化建设”,说明“文化”、“文明”这两个词还是有差别的。那么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有关这两个概念的研究成果虽然不计其数,但始终未能形成广泛共识。在此,我们不去抠这两个概念的细枝末节,而是从几个侧面,谈谈肤浅认识,说一说两者之间关系。

※文明侧重于结果,文化侧重于过程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以文化人”,它出自《易经˙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段话中,文明、文化、天文、人文全部呈现出来。贲(bì)是使其美丽,即装饰的意思。按照最初的观点,文明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正如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达到天下融洽的美好状态,就是文明的本义。引申开来,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所以它强调的是社会不同状态的结果。要达到文明状态,就需要激发人类内心的那份本真,这样人类文明(即“人文”)就能延续。怎么获知人文?可以从寒来暑往、四季交替的天文变化中映射过来,所谓“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这就是天文对人文的启发。

从文化迈向文明

中国古代没有文化这个词,而是由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词转化而来,是指在文明之光照耀之下,人性受到潜移默化,顺应自然,从而实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转变,也就是“以文教化”。按照现在观点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一切人文活动,都可称为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更强调人文活动的过程

※文明是骨架,文化是血液

如上文所述,中国古代并没有完整的“文化”一词的定义,但关于文明,早在《易经·乾卦·文言》就有出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比喻人类登上历史舞台,展示智慧的光明。说明古代哲人敏感意识到文明是从最初的蒙昧状态升华而来的,这就相当于给文明画了一个卦象。再看看西方世界关于这两个词的来源。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原意是城市的居民,引申义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本意为农耕和养殖,引申为人类定居下来,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就开始有了文化。我国近代翻译家把西方学术中的“Civilization”和“Culture”分别翻译为“文明”和“文化”,很好的把西方学术思想和中国古典思想结合在一起,隐含着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骨架”,文化是驱动社会进步的“血液”。

进一步理解,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譬如吃饭,我们吃食物时是否讲究卫生、是否符合礼仪,这是一个文明的问题,至于吃西餐还是吃中餐,是吃法国大菜还是吃日本料理,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再如,穿得邋邋遢遢、不修边幅是个文明问题,穿西服还是中山装则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可以说吃饭不讲卫生、衣冠不整是不文明的表现;但不能说吃粗茶淡饭、穿着简朴就是没有文化的标志。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都要体现文明的内在价值。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明是静态的,分层的,有高低之分,所以有“文明社会”和“野蛮社会”之说。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是凝固的文化,文化是流动的文明,所以文明具有可预测性,而文化则呈现更多的自由性。这样,在发展文明内涵的同时,文化的内涵应该保持它的个性化。

※文明是通向未来的阶梯,文化是迈上阶梯的原动力

从考古学角度看,先有了文化,才发展出了文明。我们都听说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但它们均不能成为“文明”,其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只是部落,没有形成城邦。按照考古学观点,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城市的出现,城市的出现证明较大数量的人口和较完备的组织能力和法制体系的确立。而只需要有人类聚集活动的场所和相应实物佐证就能说明某遗址是“文化”。这也说明,“文化”是不明朗、动态的,而“文明”则具有相当明显的特征,是“文化”的高级形态。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文明一词从发展阶段上进行了不断完善。文明的第一层级只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专业术语,是指原始部落从散居发展出古代城市及其物质遗存;文明的第二层级则上升到了是生活中使用的碗筷使用、衣服穿着、说话规范等而产生的行为和礼仪;文明的第三层级则是人们反过来从历史长河来看待文明——人类精神成就和物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可以想见,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将会有更多文明层级出现,这些文明层级,就构成了人类通向未来文明世界的阶梯。反观文化,它是社会发展中活的因素,并随着社会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文化是驱动社会向一个一个文明阶梯迈进的原动力。文化不一定能最终发展成文明。但是文明的存在,一定首先有文化存在。


从文化迈向文明

以上述关于“文明”和“文化”关系的观点来考察2012年发现的位于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可以坚定我们将其称为“文明”的信心。2012年,考古学家对位于神木的石峁古城进行了发掘,取得震惊学界的重要成果。高大壮观的门楼,精心整治的城墙垒石,独具匠心的马面设计,威严庄重的祭祀场等等,同425万平方米巨大规模的古城共同构成了石峁遗址的壮观景象。据考证,遗址最早一处建筑“皇城台”距今4300年左右,距今4000年左右被毁弃,属于中国北方地区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它两次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又在2020年被评为过去10年间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可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按照上文说明,以城市出现来定义文明是最直接的佐证,加之在石峁遗址发现的玉器及图案符号等遗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在4300年前,就有了文明。这是中华文明具有约5000年信史的又一有力佐证。

从文化迈向文明

悠悠中华,文明之光不灭,文化之水长清!

墨耘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