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镇江日报简介

2013-7-17 02:16 查报纸网 点击数: 1175 www.cbzw.com.cn


  《镇江日报》简介
  镇江日报是江苏省镇江地区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的日报之一,已有多年发展历史。镇江日报电子版栏目众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历史沿革
  《镇江日报》1956年8月1日创刊,先后停刊、复刊、更名、改版多次。初名《镇江市报》,为中共镇江市委机关报。设总编室,下设秘书、工业、综合、党的生活、群工、文艺、行政7个组,工作人员28人。周3刊,4开4版。1957年4月1日因纸张供应困难而停刊。
  1957年7月2日《镇江市报》复刊,1958年6月1日更名为《镇江日报》(其时镇江日报社和丹徒报社合并),周3刊改为周6刊,4开4版。1960年12月31日,改为8开2版,在编人员有29人,周6刊(星期日无报)。1966年12月22日,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1967年1月11日,《镇江日报》社被镇江市各派“造反派”组成的《镇江日报》社接管委员会接管,后实行军管。同年2月27日该委员会撤销。1967年6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卫戍区决定,《镇江日报》改为《镇江日报》电讯版,不刊载本地新闻。出刊至1968年7月8日止。1968年7月30日,镇江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原《镇江日报》更名为《红镇江报》,为镇江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周6刊,4开4版。同年12月29日镇江专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改为镇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机关报。1971年7月31日停刊。
  1982年3月1日《镇江日报》复刊(复刊前曾出《镇江通讯》4期),定名为《镇江市报》,为中共镇江市委机关报。重新建立机构,调配人员,成立编委会,下设政文、经济、群工等科,工作人员30多人。4开4版,周3刊,后改周4刊。1985年1月,更名为《镇江日报》,4开4版,周6刊(星期一无报)。发行量由创刊时的3270份,增加到1985年的4.7万份。镇江日报印刷厂承担印刷。有工作人员80多人,设二室五部一科,其中采编人员53人。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补贴和营业收入。社址在镇江市大西路110号。其宗旨是“宣传政策,推动改革;联系群众,歌颂先进;交流信息,传播知识;丰富生活,促进四化。”

  版面和内容
  《镇江日报》(《镇江市报》)创刊初期的版面安排:一版为国内外重大新闻、本报社论、本市新闻、小专栏,并转载《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重要社论;二版为地方新闻、通讯、短评、新闻述评、照片;三版为文化生活、学习生活、党的生活、读者来信;四版辟“天下大事”、“祖国前进”、“时事讲话”等专栏。
  1956年至1957年,《镇江日报》的内容主要是宣传贯彻中共“八大”会议精神,促进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教育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形势;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调动全市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整风反右斗争和增产节约运动。
  1958年至1959年,《镇江日报》的版面和内容,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集中宣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宣传“三面红旗”,配合反右倾运动,“采取言论、文章、新闻、通讯、漫画、杂文、通栏标题等一起运用的方法”,加强宣传。
  1960年以后《镇江日报》宣传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改变了过去集中版面内容,突出配合中心的做法,采取“新闻以中小为主,大中小相结合,力求图文并茂”的方法,解决了灌输式的新闻组版问题。同时缩小报头、日历和广告版面;报纸从6栏改为7栏;更换嵌条,缩小行距,扩大版面,增多字数,加大新闻用稿容量,从而内容比较丰富,版面亦比较活泼。1960年底《镇江日报》改为8开2版,周6刊。对版面作了调整:一版为要闻;二版上半版为时事,下半版为地方新闻,副刊每周两期。国际国内消息占报纸整个版面的1/4。专栏设有“党的生活”、“要闻简报”、“读者来信”、“讲时事”、“祖国各地”、“天下大事”、“在兄弟国家”、“西方世界”、“读报知识”等。在这一段时期里,《镇江日报》仍然继续宣传“三面红旗”的成就,同时,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宣传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宣传组织好人民的经济生活,开展勤俭节约活动;鼓舞和激励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满怀信心克服困难,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镇江日报》、《红镇江报》的大部分版面用于刊登新华社电讯稿和照片,转载“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社论和重要文章;刊登长篇消息、通讯和大批判文章;大量报道“文化大革命”的消息,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
  1982年,《镇江日报》复刊以来版面和内容的安排:一版为国内、本市重要新闻,社论、评论员文章,并附有“新闻故事”、“星期特写”、“画中有话”等栏目;二版为经济信息、市县消息,并附有“北固山下”、“读者来信”、“市场巡礼”、“农村新貌”、“车间班组”等专栏;三版副刊有:“梦溪”(综合性副刊,主要介绍镇江的文史资料、名胜古迹、风俗掌故等)、“甘露”(是全市专业、业余作者发表各种文艺作品的园地,以刊登小说、诗歌、散文等为主)、“晨光”(是文学青年的专页,主要刊登青年文学爱好者的习作,并附有“写作知识”、“文坛趣闻”、“作家轶事”等)、“科苑”(介绍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博览”(报刊文摘);四版为国际消息、电视节目预告、广告等。以后略有变化。1985年改为周6刊后,加大版面用稿容量,各版平均用稿达15篇以上。   1982年至1985年《镇江日报》的内容,主要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围绕全面改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中心,加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宣传报道。在这一段时间里,《镇江日报》有20余篇新闻稿件分别荣获全国、省好新闻作品奖。 [1]

  印刷设备
  《镇江日报》创刊初期,没有印刷设备,由镇江工业局投资3万元人民币,在前进印刷厂增设了一个印报车间,承印报纸。报用锌版由常州振群制版所承制。电台是由市委调拨团市委的一台十灯收音机改装成的。
  1960年《镇江日报》筹建印刷厂,从前进印刷厂拨进对开机2台、四开机2台,及其他辅助设备等。1965年镇江日报印刷厂(在镇江市南郊涵洞旁)建立。1968年8月至1971年2月有对开机10台、四开机2台、圆盘机6台、铸字机6台、铸条机1台、制版机1台,及其他一些设备。1971年《红镇江报》停刊后,印刷厂划归镇江地委机关。
  1982年《镇江日报》复刊时,印刷厂又重新划给报社。1985年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添了1台小型高速印刷机及其他一些设备。
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部智能化印刷。

  技术实力
  《镇江日报》资金雄厚,技术一流,是国内日报中的典范。镇江日报力争做成国内日报中最优秀者之一,也欢迎镇江地区广大网友为镇江日报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图美好明天。镇江日报立足镇江,面向全省、发行全国,镇江日报先后在镇江地区广泛建立记者站,同时在外地设立办事处,现有职工数百人。

  发展现状
  《镇江日报》立足镇江,面向全国。镇江日报营业收入年年递增,一年一个台阶。镇江日报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欢迎有识之识加盟,镇江日报对员工待遇实行下不封顶政策。

  所在地区情况
  《镇江日报》所在地镇江地区是地产富饶之地,镇江地区互联网络行业发展迅速,网站众多,镇江日报电子版是其中之一,并已发展成为镇江地区日报电子版中的优秀网站之一。该地除镇江日报外,还有其它一些日报电子版。

  人才战略
  镇江日报在多年的办报过程中,锻炼出一支精干的日报采编队伍,先后有多名记者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全国许多广告客户就是通过镇江日报进入日报地区、占领镇江市场的。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