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厦门晚报简介

2013-7-17 01:41 查报纸网 点击数: 1182 www.cbzw.com.cn


  《厦门晚报》是目前厦门地区发行量最大、传阅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报纸。作为厦门主流强势媒体,晚报以关注民生为特色,以社会良知为己任——被誉为“厦门城市名片”,在闽南地区尤其是厦门市民中有极高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号召力。

  概述
  据央视数据研究,在厦门的报业市场中,《厦门晚报》首选率为25.22%,居厦门报业市场第一位,比首选率第二位的报纸高出了4个百分点。《厦门晚报》的读者以个人订阅和单位订阅为主,比例分别达到53%和33%;其中个人订阅率远远超过同城其它报纸。
  《厦门晚报》平均每期阅读率为26.58%,读者规模达到371,796人,目前位居厦门报业市场第二位。在央视数据研究对厦门市各报读者阅读频率的调查中,《厦门晚报》的读者几乎每期都读的比例高达78%;读者阅读《厦门晚报》时几乎所有版面和大部分版面都读的比例达到82%,是读者阅读深度最高的报纸。《厦门晚报》的忠实度者比例达到94%,即在晚报的读者中94%的人每期都读,而主动读者比例达到62%。
  《厦门晚报》以诚恳的姿态相随市民左右,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不仅拥有最忠实的读者群,还获得了厦门读者喜爱度第一的肯定。自1994年创刊至今,晚报一直坚持“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的办报理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报道新闻、反映民生、体现民声,在社会新闻、民生经济、舆论监督以及文化时尚领域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和关注。
  《厦门晚报》有一支独具晚报特色,特别能战斗的新闻采编队伍,从创刊至今,获国家、省级二等奖以上、市一等奖的新闻作品有260多件。这些荣誉正是晚报人“办一份有价值的报纸 做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人”理念的印证,也是晚报品牌的最好体现。
  《厦门晚报》还有一批备受好评的名专栏,如代表老百姓最真实声音的微型舆论监督栏目《我要说》,及其姐妹栏目《我要拍》和《我要评》;深入社区、贴近市民生活的《厝边新闻》;作为城市时尚风向标的《尚城》周刊;为厦门市民提供快捷、权威、实用、时尚生活信息的《新民生》等。这些名专栏也让广大市民记住《厦门晚报》、热爱《厦门晚报》。
  《厦门晚报》在办报过程中坚持“百姓关注、部门重视、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缴费一卡通”、“保护白鹭、白海豚”、“揭秘地沟油”等市民政府都关心的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作用。

  历任领导
  总编辑 陈炳琳(兼) 1994年1月----2001年
  朱家麟 2001年6月----2006年9月
  林水圳 2006年9月---
  常务副总编辑 林金龙 1994年1月----1997年11月
  副总编辑 郭永桴 1994年1月----2001年(1997年11月起因常务副总编辑空缺,为主持工作副总编辑)
  朱家麟 1995年----2001年
  蔡育强 1998年----2000年
  林水圳 2001年----2003年
  叶胜伟 2003年----
  林志勤 2006年12月-----
  徐芳菲 2006年12月-----

  发展大事
  1994.1.1 创刊
  1995年 在厦门媒体中率先实现采编系统计算机化。
  2000.1.1 正式上网
  2000年 成立厦门晚报广告部
  2004.1.2 厦门晚报登上厦金直航航班,成为祖国大陆首家对台宣传的报纸。
  2004.9.14 开辟网上互动专区,让读者和记者编辑网上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
  2009.10.14 启动《厦门晚报》“酱油水”社区。“酱油水”社区是由厦门晚报社和厦门网联合打造的全新网络社区,依托晚报、延伸晚报、报网互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厦门第一
  为什么是“厦门第一市民报”
  “厦门人必备的新闻晚餐”变成了“厦门第一市民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昨天开始,本报报头上的标语换了。
  为什么换标语呢?说来还有个小故事。在日前本报举行的庆祝创刊15周年的座谈会上,我们长期以来习惯的低调,受到一些热心读者的“批评”:你们就是善于宣传别人,不善于宣传自己。
  想想也是,读者批评得没错。
  稍微了解本报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的读者,都会认为《厦门晚报》作为“厦门第一市民报”名副其实。因为本报自1994年元旦创刊以来,就创下了多项第一的纪录:
  福建省第一份综合性纯都市晚报;
  在厦金航线每天供乘客免费阅读,是福建省最早通过厦金航线向台湾地区进行新闻宣传的平面媒体;
  率先在全省综合性平面媒体中成立小记者团,普及新闻教育;
  在厦门的报纸中,率先组建“户外运动联盟”、“太太理财团”、“厝边新闻助理”、“拍客联盟”、“自驾游俱乐部”等多个群众组织,领先举办诸如“和谐邻里节”、“闽南斗茶比赛·十佳茶艺小姐评比”、“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阵行”等许多深受市民喜爱、社会反响热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活动。
  2004年厦门晚报创刊10周年,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同志(现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称赞厦门晚报是“厦门城市名片”。2008年,本报获评“厦门城市十大文化品牌”。
  厦门晚报的发行量,多年来稳居“厦门第一”的位置,今年的订户又增长20%以上,实际入户率达85%以上,再次巩固和提升了“厦门第一”的影响力。广告业绩在同类媒体中,就投入和效益比而言,“厦门第一”当之无愧!
  读者说得在情在理。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他们善意的批评。作为厦门最受读者喜爱的主流民生报,本报有义务、有责任把“厦门第一”的底细告诉读者。把“厦门第一”的标语亮出来,这更是对本报的鞭策和警醒——我们惟有不断做得更好,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检验,才能对得起百万读者给予的荣誉和信任。
  第一市民报“先声夺人”
   “祝愿《厦门晚报》先声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著名美术理论家、书法家孙克话音一落,立刻在雪白宣纸上刚劲有力地落墨“先声夺人”四个大字。他表示,这四个字有感而发,是因为3月28日“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开幕当天,他竟然就在当天的《厦门晚报》上看到了接近一整版的画展新闻和访谈内容,“我注意到版面上还标注了‘上午10:00’”。
  孙克昨日在复文美术馆还为本报题字“厦门第一市民报”。文化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青年联合部美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龙新也现场作画一幅《长城早春》。
  这两幅书法作品及画作《长城早春》都作为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的礼物赠予本报。“晚报对文化的支持很强大啊,其他新闻也很贴近市民需要,我想‘第一市民报’就应该是这样的”,孙克在离开厦门返回北京前表示。
  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汇聚了386幅中国画精品之作,30余位中国画界的代表画家为此齐聚厦门参加开幕式、笔会等活动。展览在文化艺术中心厦门美术馆将持续展出至4月6日。
  更贴近 更自信 更大气
  这几天,本报的市民热线让报社同仁的心热呼呼的。没有想到,我们报头上改标语的小举动,竟引来许许多多热心市民欣赏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和殷切的希望(刊登的部分原声见3月7日和今日的“我要说”)。
  我们相信,这就是“厦门第一市民报”品牌的号召力和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更相信,这就是厦门晚报15年来秉承“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办报宗旨一个可喜的检阅。
  “厦门第一”的标准,除了发行量、实际入户率、广告投入和效益比的“第一”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就是新闻品质。从创刊伊始关注百姓缴费难、推动我市“一卡通”的面世,到最近的“五青年擒凶洒热血”的独家追踪报道,一个个细小的民生问题的披露,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背后,都倾注着厦门晚报的社会良知和责任,都践行着一份成功的报纸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有权威性、有吸引力、必不可少。
  厦门晚报的新闻品质和气质,在我们日常的报道中坚守并提升,读者更可从本报庆祝创刊15周年的《影响·力》特刊中管中窥豹。
  在《影响·力》特刊中,我们曾经说过:“无论怎样给本地这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作功能定位都不为过。因为她发声最大,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昨日,资深传媒学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振祥教授致电本报热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厦门晚报亮出“厦门第一市民报”的标语,与其地位绝对是相匹配的。同时,她还是厦门最大、最主流的都市报,她最贴近市民,最突出集中反映了百姓的心声。
  他还说:“据我了解,许多家庭每天如果没有看到厦门晚报,就像缺了点什么。一天工作结束时,在家里相对比较宁静,这时看报纸的感觉大不一样,收获也大不一样。当然,从‘厦门人必备的新闻晚餐’到‘厦门第一市民报’,说明厦门晚报更加自信、更加大气了!”
  实际上,赵教授还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本报的出版发行时间。为应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全国诸多晚报纷纷变“早报”(早上出报),但厦门晚报没有变,而且将出版时间上的“劣势”转化为“优势”,首要原因就是为了充分尊重读者业已形成的阅读习惯。当然,也有本报高度自信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坚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厦门晚报源源不断的“上午快报”和“独家”消息,是读者选择本报最好的理由之一。

  版面栏目
  《新民生》周刊
  《新民生》周刊于2002年8月12日开版。
  《新民生》的设立表明厦门晚报对民生问题更深关注、更多投入;要当好读者信息公仆,以更权威、更快捷、更实用、更时尚的生活资讯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新民生》初期每周周一--周五,两版连彩,每天一个栏目,后改为每周二、周四集中推出。栏目分别有:女性消费、旅游、房产、家电、IT·通信、汽车、家居、美食、服饰、购物等。这些栏目的推出几乎涵盖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新民生》作为媒体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特色。
  一、关注前沿、时尚的生活,介绍最新消费潮流、行业动态、生活资讯。
  二、贴近市场,发挥"商桥"作用,做好商家与消费者"对接"工作--为商家产品寻找新的目标消费群,替消费者物色合适的商家、服务项目和新产品。
  三、关心民生疾苦,注意倾听民众呼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客观报道百姓反映的民生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咨询服务,为最终解决助一臂之力。
  《新民生》运行至今,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晚报知名品牌。读者从这里获得生活中更多消费资讯,商家将此作为投放广告、发布商业信息的重要场所。
  《乡土》专刊
  2002年元月起《乡土》专刊开版。最初为每周一版,2003年起为每周两个版。
  设立《乡土》旨在通过对本土及周边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从历史中寻找开发新闻,以为现实生活的借鉴,体现晚报地域化特色,为读者提供既有贴近性,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精神晚餐。
  《乡土》甫一设立,在一个多月里就陆续推出关于祥店清代民居、洪本部老街区、厦门港避风坞和新垵霞阳红砖古建筑群的报道,就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利用传统文化、形成厦门闽南独有的城市风貌、旅游特色,构建两岸共有的文化基盘以促进祖国统一等问题发表见解。
  此外还推出龙海镇海卫古城、胡里山炮台的系列报道、高浦城的大型特刊、历时三年的博饼起源的讨论等等;
  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以及配合厦门晚报新闻部策划的建立厦门抗战死难者纪念碑活动,《乡土》以三个版篇幅集中报道了日军侵占厦门罪行及厦门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救亡斗争。
  《漫画岛》专刊
  1994年5月《漫画岛》专刊开版,每周一期专版,至今(2005年)已出版了347期。
  《漫画岛》立足于"岛",放眼全国漫坛,图文内容、作者阵容和版面安排设计,颇具全国性漫画专刊的气魄。其主要特色有:
  一、大家漫画多。经常刊载许多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如华君武、廖冰兄、丁聪、方成、张仃、李滨声等精彩之作。"漫画精品屋"栏目上,也能及时见到在国际上获奖的漫画作品。
  二、文图并茂。经常有漫画评论,研究文章或杂文之类。"中国漫画名家"栏目几乎把较著名的中国漫画名家都作了介绍,如丰子恺、叶浅予、华君武等等。每介绍一位都配以漫画像和"漫画家名片",很有学术和史料价值。缪印堂写的"漫画赏析"文章,杂文家舒展写文,方成配画的杂文,都使漫画专刊很有看头。
  三、信息量大。全国重大漫画活动均有及时反映,还能在每期的"漫画信息"栏目内了解内地和海外一些其他漫画信息。
  《漫画岛》专刊在国内漫画界颇有影响,《中华新闻报》曾刊有专家的评介文章。
  《教育周刊》
  《教育周刊》创办于2003年1月4日,是厦门市平面媒体中的第一份教育专刊。
  《教育周刊》以关注、服务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为重点,设有"校园"、"家教"、"成长"三个版面,拥有以著名学者钱理群、孙绍振、朱永新,"知心姐姐"卢勤等一批权威专家为高级顾问的智囊团。
  在做好日常报道的同时,面对舆论监督难的形势,《教育周刊》不断找准选题,刊发了诸如"揭开我市基础教育某些课题的黑幕"、"谁来拯救你,我的老师"等一系列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报道;与孙绍振教授联手,2005年成功推进了我省高考作文分值从60分提高到70分的变革;从2004年至今,每年还都独家率先刊登"高考满分作文"和"中考最优作文"。
  自创刊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知心姐姐厦门行"、"闽派语文学术研讨会"、"新教育实验走进厦门"、"博导教您的孩子戒网瘾"等一系列富有社会影响的公益活动,组建了厦门晚报小记者团、厦门市文字小督察队等学生组织,并开展"小记者北京访名人"、"小记者江南行"、"文字小督察在行动"等许多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赞赏、学校支持的活动,奠定了 《教育周刊》在读者中牢固的地位。
  2004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份文件中,专门提出"厦门晚报要进一步办好在读者中颇具影响力的教育专刊"。
  2005年,市政府授权《教育周刊》建曝光台打击非法办学,促进民校规范化管理,要求各区教育主管部门主动与《教育周刊》联系,及时公布查处违法办学的机构名单。
  "我要说"
  2003年10月,《厦门晚报》对"市民热线"资源进行了第一次深度开发,由要闻中心负责创办了"我要说"栏目,将不能单独成为新闻、又有意思的市民来电挑选刊登,除周日外,每天以半个版3000多字的篇幅,刊登市民在衣食住行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和感受的原声。栏目推出后,受到读者喜爱,热线电话量爆增,4个专职热线员3条热线电话24小时工作,还时常占线。
  "我要说"栏目每天20条左右,每条两三百字,都是读者在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和感受,且多为当天发生,很鲜活。但要做成新闻稿件,分量稍嫌不足,把它开发利用起来,放进"我要说"栏目,丰富了报道形式,加上这种新闻形式短小活泼,可读性强,深受市民喜欢。
  这个栏目的特点是:在形式上,注重原汁原味,让口语化的来电内容直接上版面,保持来电者的原有语言特色,除了语法错误外不做改动。编辑时,把最精彩的内容通过小标题突出来,并用黑体字标出其中的主要事实和观点,既避免了版面的密密麻麻,又突出了重点。除了稿件的筛选,编辑还通过加"编者按"的方式表明晚报编辑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正确引导舆论,避免个别来电有失偏颇而导致的负面影响。这种编者按一般只有一句话,通常附在一则来电后面。对于读者的投诉,编辑还要在刊发前及时与当事人和被投诉单位核实,做到既反映市民原声,又准确真实。
  栏目多次被评为厦门市新闻名专栏,同城媒体纷纷效仿。

  专记
  缴费难系列报道
  1996年3月,由社会经济部策划的系列报道,将该部负责的各原独立的经济专版打通串连,连续发表了《唉,"花钱"为什么也这样难》、《路路皆卡》等6篇报道,系统反映当时市民为缴交水、电、煤气等各种费用而不得不奔波于各指定银行的难处。这组报道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或致电报社,感谢为百姓说了心里话。
  为促使问题早日解决,这组系列报道也整理成材料送交市有关领导。经过历时两年不懈追踪,缴费难问题最终解决,"缴费一卡通"于1998年3月正式在厦投入使用,此属全国首创,被誉为"厦门模式"。这组报道因而先后获全国、省、市各级新闻奖。
  关注"最后的知青"
  文革中1969年厦门计有三万知青前往闽西三县(永定、上杭、武平)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这些知青多已返城,但也还有480多人留在当地。
  1995年厦门晚报《星期天刊》(4月23日)刊登厦门知青作家谢春池《寻找最后知青》一文,反映留在闽西的厦门知青生活艰难现状,他们的期盼和要求。文章刊出后,原市委书记陆自奋深有感触,第二天就给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市委市政府妥善解决闽西知青遗留问题。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由市府办公厅组成调查组,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又专程赴闽西组织知青座谈会,听取意见。
  199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在闽西的厦门知青工作的意见》,《厦门晚报》即以《让最后的知青返城》为题进行报道,在闽西知青及其亲友中引起很大反响。此后,市委组织部、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劳动局、市教委联合发文,对知青返城一些具体问题作处理决定,《厦门晚报》及时报道《知青返厦有了具体规定》,紧接又于5月17日报道市中招出新规,招收厦门籍知青子女考生。
  九龙江生态考察
  九龙江是我省第二大河。厦门市自北溪引水工程建成后,九龙江水就成了厦门最重要水源。为了呼吁上下游各界共同保护九龙江生态,让市民了解九龙江,《厦门晚报》策划了考察九龙江"共饮一江水"系列报道。
  第一次活动于1998年着手,先期做了充分准备,请资源专家洪华生、朱鹤健等介绍情况,聘请朱鹤健教授为本次活动总顾问;福师大廖善刚副教授、厦大博士后工作站的曹文志作为随队顾问参与了考察活动;还公开招聘了5位志愿者参与。
  《厦门晚报》由潘兴军等4名记者对此次考察活动全程跟踪报道。
  这次考察活动于1999年2月成行。考察队溯源而后下,行程万里,一个多月时间途经闽西、闽南的18个县区,先后对九龙江源头、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梅花湖、雁石溪,以及西溪、南溪,九龙江入海河段的流域生态和环保状况进行考察,发回报道30多篇、图片30多幅。这些报道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实例,全面反映九龙江现状和存在问题,引起厦、漳、龙等地和省领导重视,促成九龙江流域各市联手开展综合整治,让市民对厦门母亲河有较全面认识。
  2003年9月,《厦门晚报》再次主办"共饮一江水--第二次九龙江生态综合考察",并与厦门、漳州、龙岩三市环保局联合,在九龙江源头--连城县曲溪乡冯地村立下"九龙江之源"碑。推动上、中、下游多方面合作。
  帮助被拐湖南少女寻找回家路
  2002年6月的一个晚上,一名叫许育红的市民打通晚报热线,讲述在返厦火车上遇见一个找不到回家路的14岁智障少女。小姑娘是安徽警方侦破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解救出来的,她只能提供自己名蒋卫龙,在福建石狮打工,其余无法提供更多情况,甚至不知家人姓名及原籍。许小姐从蒋口音中断定她绝非石狮人,为免让少女再入虎口,许小姐向厦门晚报求助。
  接到电话,《厦门晚报》领导与多名记者马上来到小许和少女身边,并留下蒋卫龙。为帮助蒋卫龙找到回家之路,《厦门晚报》记者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曲折和悬念的"寻亲"报道,根据读者提供的有关少女原籍的信息,又联系湖南卫视,两地联手,系列报道激起两地人士的强烈关注。在读者的帮助下,这名14岁少女终于回到湖南邵阳老家。当地村民一路燃放鞭炮,感谢救援。不久,当地县政府发来传真,称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小蒋已经上学。政府还向全县人民发出号召,学习厦门市民热心扶助弱者的高尚精神。
  《探寻周廷旭的踪迹》系列报道
  2003年8月,留美的厦大学子谢闻莺发来一份传真,远在大洋彼岸的卡兹米厄兹·波兹南斯基博士希望通过《厦门晚报》,探求100年前出生于厦门的美籍华人艺术家周廷旭的身世,寻找其在厦门的亲戚朋友及生平有关资料。卡兹是华盛顿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美术收藏家,他慧眼识珠发现了周廷旭的作品,并在西雅图市举办了周廷旭绘画展。
  《厦门晚报》刊发了《探寻周廷旭的踪迹》,立刻收到众多读者来电,提供周及其家族的重要情况。记者龚小莞、黄秋苇合作完成了解读周家人才现象的深度报道。卡兹教授得知《厦门晚报》已探寻到周廷旭的相关资料后,当即飞抵厦门,《厦门晚报》邀请了厦门美术界部分知名人士,共同研讨周廷旭的油画艺术。
  2003年12月5日,卡兹教授再次来到厦门,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鼓浪屿为周廷旭举办个人画展;第二,在鼓浪屿建立油画博物馆,长期展出一部分由自己捐赠的周廷旭画作。
  "少年磨练营"
  1997年8月15日-- 20日,《厦门晚报》在华安山区举办了一个"少年磨练营"。
  《厦门晚报》派出专人担任领队和辅导员,全程负责此次活动。有6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参加者都是年龄在12-14岁的独生子女。
  活动启事刊出后,不到两天时间报名人数就超过原定名额,没报上名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找人说情想把孩子送来"吃苦",已报上名的家长则要求不要给孩子什么特殊照顾。
  这些营员们在华安山区经受了诸多磨练:白天在烈日下走十几里的山路,参加田间劳动;访问贫苦家庭学生、自强不息的失明少女;晚上住在教室里面,睡课桌椅拼成的通铺;洗冷水澡,吃农家粗茶淡饭。
  磨练营结束后,《厦门晚报》相继邀请随营工作人员及营员家长,教育专家座谈,反思教育观念,探讨素质教育。
  双胞胎联谊活动
  2001年9月23日下午,由《厦门晚报》独家策划并实施的"厦门首届双胞胎联谊活动"在厦门悦华会展酒店的大草坪上举行。厦门450多对双胞胎、多胞胎在此相聚,他们中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者才出生2个月。双胞胎才艺表演和450对双胞胎、多胞胎合影将活动推向高潮。超过3万市民参加了这次聚会,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记者参与报道了这次聚会。
  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共经历报名、初赛、复赛、决赛几个阶段。从报名那天开始,《厦门晚报》每天推出一篇"双胞胎的故事",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介绍。双胞胎活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认为"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娱乐性"。
  市民马拉松
  2003年3月底,是厦门市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马拉松赛的日子。为了给参加首届马拉松赛的市民"热身",《厦门晚报》于2003年3月2日在环岛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赛道举办了厦门市民马拉松赛,比赛分A、B组,A组为10公里,B组为半程。这是国内首次由一家地方媒体主办的市级马拉松比赛。
  1200名市民和来自德、美、英、日、新加坡等国的朋友参加了这场欢乐健康的大聚会,他们中年纪最大的74岁,最小10多岁。同时,交通、医疗等诸多部门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进行了一场演练。
  春雨行动
  2002年3月起,《厦门晚报》和市总工会联手推出为扶助下岗人员自主创业的"春雨行动"。
  有200多个家庭提出申请,不少人写出了创业计划。市总工会组织专人对申请者入户调查,《厦门晚报》和总工会聘请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退休企业家组成顾问组,为这些家庭的创业计划做分析评估,《厦门晚报》还向社会征集"金点子",发动读者为下岗人员自主创业献计献策。
  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表示要为"春雨行动"创业家庭提供最优惠政策、最快捷的服务。经过数月努力,第一批 "种子家庭"陆续创业开启。他们是:陈雅卿的"春雨花香"鲜花店,叶剑锋的"春雨花行",军嫂向晓丹"春雨贝雷"餐馆和吕碧馨的"春雨宝记食坊"。《厦门晚报》树立了一批自主创业、自谋出路的典型。一时间,"春雨"名声鹊起,许多市民为下岗职工加油鼓励,纷纷登门照顾他们的生意,扶助无业人员。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