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 安徽省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广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海南省 黑龙江 湖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区 西藏区 云南省 浙江省
老百姓报简介

2013-7-13 21:41 查报纸网 点击数: 1128 www.cbzw.com.cn


  抗日战争初期,古城西安人民爱国抗日热潮空前高涨,1937年10月,由李敷仁、武伯纶、郑伯奇、张寒晖等12名爱国民主进步人士酝酿创办了“以替老百姓说话,说老百姓的话”为宗旨的通俗报纸,立即得到陕西社会各界及有识之士的赞同,于是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日发刊,取名《老百姓报》。

  经费
  《老百姓报》的经费,先是由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和教育厅按月津贴150元,后因抗战时期经济困难,津贴时断时续,时有时无,远远不能解决报纸迅猛发展的需求,其大部分开支还得依靠社会支援。这时,西安的邮电、铁路工人、商店店员、书店职工、部队士兵、中小学教员学生及社会名流等人,一再捐赠。两年来共募捐得3000多块大洋。1938年底,报社实在困难得连年关都过不去,杨明轩、韩望尘二位先生闻得,慷慨捐出300元现金,才使《老百姓报》渡过了年关。1939年11月,省党部和教育厅停止津贴,《老百姓报》又支撑不下去了,报社又请董事会孙蔚如、赵寿山、王捷三、杨明轩、杜斌丞、杨晓初、高培支等20名委员开会商议,决定由每位委员(董事)按月各拿出20元资助,使报纸又办了下去。至1940年5月,由于日寇飞机轰炸西安,经费愈来愈拮据,《老百姓报》不得不宣告停刊。

  影响
  《老百姓报》从1937年11月12日至1940年5月16日两年半时间,共印113期,发行100余万份,编印小丛书15种7万余册,传入全国13个省。在《老百姓报》的宣传影响下,桂林办了《新道理》报;河南省办了《国民》旬刊;溆浦办了《人人看》;山西省和甘肃省也都办了《老百姓报》等同类刊物。国内外先后有180家报刊与之交换刊物,当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可谓“洛阳纸贵”,誉满中外。《老百姓报》不光在国内吃香,起到了宣传民众坚持抗战的进步作用,而且不远万里漂洋过海传到苏联、芬兰、瑞典诸国;澳门的《佛光》杂志、香港的《中国呼声》把《老百姓报》翻译成外国文字介绍到海外各地。瑞典的世界语刊物《东方呼声》把《老百姓报》译为瑞典文在《北方报》等3家报刊上发表,莫斯科在当时选订中国刊物共14种,《老百姓报》是中选者之首,可见其影响之大、声誉之高是多么惊人呀!当时社长李敷仁先生曾有一诗记述:
  忙里春将去,空中厌飞机。
  但闻隔河炮,未停手中笔。

  逸事
  办报的人全都是些贫寒的教书先生,写文章容易,可是手里没权,腰包没钱办事就难上加难了。于是大家商量:“各尽其能,有智出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争取外界资助”。正在着急时刻,适逢武伯纶先生喜添了个千金女儿,仲华先生添了个小男孩儿,真是双喜临门,天赐良机。武伯纶突然提议给两个孩子请客做满月,大家莫名其妙,有人说:“事到为难处了,拿啥钱做满月?”武先生胸有成竹地继续说:“弥月之喜一定要做,收礼不待客,将收来的礼金全部捐给《老百姓报》作本钱,何乐而不为?”这时大家都乐得称赞这个主意出得好。请柬一发,果然灵验,两个孩子的礼金竟收到二百多块银元,他们没办一桌酒席,为办报纸解决了大难,这件事成了千古佳话。

 

 

 

 

分享到: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查报纸网 www.cbzw.com.cn)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2-2021 查报纸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积分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